2018年1月20日,來自航空航天、建築學、考古學、歷史學、影視傳媒等各領域的十余位專家、學者以及陜西省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齊聚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誠明軒,就學校的學科大講堂和研究性學習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題研討。曲江一中師生代表和媒體記者共同參與了研討活動。本次研討活動由學校教研室副主任羅紅梅主持。
研討會上,曲江一中常務副校長陳勇剛首先代表學校向參加此次活動的各位專家表達了熱烈的歡迎。隨後,陳校長介紹了學校學科大講堂和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的背景、實施現狀及收穫。研討會第二環節是學生互動,部分學生及家長通過視頻和現場訪問談了對參與學科大講堂活動的心得和體會,活動現場高一年級三組研究性學習《源溯》、《雅韻仁風》、《中西樂器合璧演奏》成果彙報展示將研討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現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研究能力,也展現了學生立足生活、關注社會的公民意識,同時更體現了學校“根植傳統育中國靈魂,面向國際聚世界眼光”的辦學特色。
彙報展示後,專家學者紛紛發表看法和建議,在充分肯定了學校學科大講堂活動開設的有益探索後,也提出了殷切希望。西影集團許還山先生倡議學生要走出學校、關注社會、關注實踐。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沈睿文教授指出可以增加實驗考古的內容和分量,注重非遺傳承。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劉慶華主任提出學科大講堂和研究性學習在內容上可以跨學科結合。航空航天集團于洪喜總工程師指出學校教育應堅持初衷、交流互動、創新發展。秦帝陵博物院田靜副院長指出可以利用文博資源開展多角度學習探究。來自陜西師範大學的專家先後發言,王雙懷教授提出大講堂可以與學科前沿知識相結合,研究性學習可以集中打造精品品牌;延軍平教授強調要有創新意識、家國情懷;岳大鵬教授指出要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關注周圍、善於思考、學科融合。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西安交通大學董明海老師指出可以邀請高校教師擔任學生研究性學習課外輔導員。牛津大學博士John鼓勵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深入理解社會。
陜西省市區教育主管領導也提出了指導意見。雁塔區教育局饒小華副局長希望學生堅持探索的初心、希望學校不忘辦學初衷,構建多而精的課程體系,使“曲一符號”走向世界。西安市教育局基教二處劉紅處長鼓勵曲江一中建立慕課平臺、創新實驗室,培養全面、個性發展的學生,建設優質特色的校園文化。陜西省教育廳基教一處王彬武處長提出要關注學生發展,強調學校要注重學生成長的美好教育和持續教育。
曲江一中自建校以來就始終秉持“學生第一、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在教育創新、探尋課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前行。學校注重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注重學用相長、知行合一,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正如常務副校長陳勇剛在發言中提到的,學校開設學科大講堂的初衷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尋找適合學生的多元化發展路徑,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下一步曲江一中將會進一步努力將學科大講堂與生涯規劃深度融合,拓展和挖掘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為學生規劃生涯提供更加專業的指導,讓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研究性學習和學科大講堂知識轉化為師生持續的興趣和熱情,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