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郭克強):4月2日上午,陜西省榆林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榆林市工人文化宮開幕。
榆林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現場(郭克強 攝)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本次大會執行主席戴徵社、錢勞動、李文明、麻寶玉、馬治東、楊懷智、李曉媛、王龍生在主席臺前排就座。大會由榆林市委書記、榆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戴徵社主持。
本次大會應到代表383名,實到336名,符合法定人數。
大會審查了《榆林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審查了《榆林市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通過榆林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選舉辦法。
榆林市委副書記、榆林市政府代市長李春臨代表榆林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黨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繪就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得“天時”、據“地利”、佔“人和”的榆林正處在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期。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在更寬視野、更大格局中統籌謀劃榆林未來發展,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全面落實“三大目標”和“兩個更大”要求,圍繞榆林“三步走”戰略部署,奮力開啟榆林新時代加快發展的新征程。
李春臨説,2017年,是榆林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榆林各界在榆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陜西省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追趕超越和“五個紮實” 要求,系統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力推動一系列補短板、利長遠的重大舉措,全面推開榆林經濟社會追趕超越、轉型發展的新局面,榆林大地正在發生一場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全年實現生産總值3318.39億元,增長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577.1億元,增長7.5%;完成財政總收入739.5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12.97億元,分別增長51.6%和34.5%,多項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追趕超越和目標責任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陣。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長11.8%,增速陜西省第一;非能源工業完成産值885.2億元,增長17.2%;高新技術企業産值增長30%,總投資近2000億元的7大能化標杆項目加快落地。榆林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318元,增長9.1%;脫貧攻堅打了一個翻身仗;戰勝了百年不遇的“7·26”特大洪災,災後重建取得階段性成果。“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內陸型地區改革創新優勢加快釋放。
李春臨在報告中提出2018年榆林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追趕超越和“五個紮實”要求,落實“五新”戰略任務,聚焦“三大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努力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陜西追趕超越作更大支撐,為加快陜西經濟社會發展作更大貢獻。
李春臨在報告中要求,榆林全市上下要緊密圍繞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積極主動做好以下工作。統籌推進促投資穩增長,夯實追趕超越基礎,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開展“重大項目攻堅年”活動,更大力度招商引智,提高財政金融保障能力,強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品質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進傳統産業提質增效,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積極擴大對外開放;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動農業提質增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堅持市域一體,提高新型城鎮化水準,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質,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提高基礎設施支撐水準;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加快建設美麗榆林,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完善綠色發展長效機制;補齊民生發展短板,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推進健康榆林建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堅持底線思維,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防範化解金融和政府債務風險,守住安全生産底線,創新社會治理體系。
李春臨強調,把榆林建設得更加美好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榆林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陜西省委、陜西省政府和榆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努力建設公正法治、務實高效、清正廉潔、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團結依靠380萬榆林人民,萬眾一心、砥礪奮進,不斷奪取新時代榆林追趕超越、決勝小康的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