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宋佳):11月初,農閒時節,在陜西楊淩示範區五泉鎮斜上村,一幢幢別致的農家小院被周邊的綠樹掩映著,坐落在成片規模化種植的獼猴桃田地中央。村廣場旁邊的健身長廊上,老人們沐浴著秋日的陽光樂呵呵地含飴弄孫……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千百年來人們追尋的夢想家園,而現在的美麗鄉村五泉鎮斜上村就這般如詩如畫地呈現在人們眼前。
崇文尚德樹新風 業餘生活“換活法”
鄉風文明身心美、村穩民安和諧美。在斜上村道路兩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道旗,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內容的文化墻隨處可見,村民在生活中隨處都可以接受熏陶。
“幾年前,村民的生活逐漸富裕了。可是條件好了,新的問題出現了,一到農閒時間,村民們沒事做,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打牌、喝酒,我們村幹部深深地意識到,沒有文明的鄉風、淳樸的民風,再好的物質基礎也是白搭,甚至有可能越富裕越‘烏煙瘴氣’,所以我們開始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從‘崇文尚德樹新風’開始,逐一改變群眾的生活陋習,積極開展‘好婆媳’‘好妯娌’‘好鄰裡’‘五星級文明戶’等活動,讓人人都爭做文明人。”斜上村村支書任讓席説。
2017年,斜上村成功獲得“第五屆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任讓席説:“以前沒組織文藝活動的時候,村民閒了就打打牌,很少做其他活動。現在搞活動了,打牌的就少了。村民白天干活,晚上可以跳舞、健身等。”
據了解,在大力提倡文化振興鄉村方面,楊淩堅持每月舉辦“百姓舞臺.唱響楊淩”文化活動,其中新建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鑼鼓、舞蹈、秦腔自樂班等群眾性文化活動隊伍,並開展全民閱讀等系列活動,為鄉村振興植入鮮活“基因”,使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高。
淳樸民風話增收 鄉村振興“活樣板”
哪有好環境,哪就有新經濟。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斜上村結合本村實際,不斷創新和完善村上的管理和發展模式,以産業提升為重點,做到“幹部帶頭,黨員幹活、人人想辦法,個個出主意”。該村在産業發展上,有“北菜南果”設施農業的説法,即大棚蔬菜與獼猴桃種植相結合,以農家肥、有機肥為主,發展有機農業,提高土地産值;設立“土地銀行”,實行土地流轉,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和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增加了農民收益。
同時,斜上村以打造綠色有機食品為目標,在新技術運用、新品種推廣、互聯網電商和物流冷鏈運用上狠下功夫,有效促進了斜上村獼猴桃産業的提質增效。目前,斜上村獼猴桃種植涵蓋徐香、海沃德、秦美、紅陽、翠香和華優等多個優質品種,年産量達400多萬斤,去年獼猴桃産值突破1300萬元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118元。
近年來,楊淩示範區在充分發揮文化環境、民俗風情等資源稟賦優勢的基礎上,著力打造“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發展休閒旅遊、文化創意等特色村鎮,促進生産、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率先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廣大農民在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追求和實踐中不斷增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