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網絡媒體走轉改:廟坪村借現代農業“摘窮帽”
2018-01-20 17:02:52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薛陽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路鵬程):數九寒天、萬物蟄伏,被積雪覆蓋的呂梁山區,卻別有一番“北國風光”的壯觀與豪情。“摘掉了窮帽子,致富就在眼前,2020年我們村奔小康肯定沒問題!”——同樣豪情萬丈的,還有67歲的廟坪村村民郝東海。

  地處山區的臨縣白文鎮廟坪村,一直都是呂梁市有名的貧困村,不僅要摘窮帽、還要奔小康?到底是什麼讓郝東海如此自信?原來,這裡出了個有名的脫貧攻堅“急先鋒”——豐林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3-1_副本_副本1

記者與村民走進豐林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攝影 路鵬程

  1月19日,2018“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採訪團來到了位於廟坪村的豐林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正如村民所説,這裡早已成為了他們脫貧攻堅的“根據地”。

  臨縣豐林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4月,佔地230畝,總投資2800萬元,是臨縣最大的食用菌生産基地。近年來,公司積極響應脫貧攻堅號召,採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發展食用菌種植、蔬菜種植、光伏發電三大産業,最大限度吸收帶動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3-2_副本_副本1

“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介紹       攝影 路鵬程

  “這裡優先接收我們貧困戶,只要閒下來就能過來打工,我每年有兩到三個月到這裡的大棚種香菇,每天能掙90塊錢,一年下來能增加不少收入,還不耽誤農活”,談到香菇種植基地帶來的好處,廟坪村村民郝東海高興地説。

  除了務工增收,豐林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還通過土地流轉、吸收貧困戶參與經營分紅、補助種植食用菌農戶、開發光伏發電等多種方式,拓寬村民脫貧增收的路子。據統計,僅光伏發電一項,就能實現每年58.8萬元的收益,帶動80戶貧困戶、192口深度貧困人口實現精準脫貧。在現代農業的帶動下,廟坪村很快摘去了“貧困村”的帽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3-3_副本_副本

“現代農業”精準脫貧      攝影 路鵬程

  “這兩年我們村的生活大變樣,路面硬化了、環境變好了、掙錢的門路也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以前是窮得出名,現在很多外面的姑娘都願意嫁到我們村來”,郝東海説,除了在這裡打工,參加造林有工錢,退耕還林後種核桃、藥材政府都有補貼,加上在村裏做環衛還有一份工資,一年下來收入是原來的好幾倍。

  看來“拔窮根、摘窮帽”,廟坪村還真是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