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晉中頻道訊(楊增亮 閆曉偉)2017年,榆次區圍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一戰略任務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這一戰略主題,始終把農村教育放在教育事業優先位置,實施全面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大力實施幹部教師捆綁交流、優質高中指標100%到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城鄉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農村綜合教育實力明顯提升。
榆次區目前有農村初中14所、農村小學80所,在校學生21374人,鄉鎮教師2104人。作為全省首批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項目縣之一,榆次區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傾斜,做到教育經費增長不動搖,對邊遠貧困地區教師津貼補助、特殊教師津貼等待遇優先保障。在爭取中央、省級分配資金對學校操場、實驗設備、器材圖書、多媒體設備等進行標準化配備的同時,榆次區又投資1250萬元,為一線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3000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實現了“校校通”、“班班通”,達到了省定辦學條件基本標準。
在提升隊伍素質,激發農村教育新活力方面,榆次區按照學校規模層次和方位佈局,創建了由城區10所示範中小學牽頭,對應捆綁農村中小學校的10大校際教育聯合體,並以此為單位進行校對校捆綁式交流,近五年共計交流910人次。深入開展下鄉支教和送教下鄉等活動,推進了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城鄉之間的師資均衡。
榆次區持續推行的優質高中指標100%到校制度,初一新生到規定服務區的學校就讀已形成常態,促進了農村生源相對穩定,農村校際生源趨於均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