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協委員劉繼隆 山西晚報記者鐘清攝
“磧口是山西黃河板塊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磧口古鎮曾是久負盛名的‘九曲黃河第一鎮’‘水旱碼頭小都會’,黃河黃土文化與晉商文化交相輝映,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山西省政協委員、民革山西省委副主委、民革呂梁市委主委、呂梁市政協副主席劉繼隆,在山西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民革界別的分組討論上説,鍛造黃河旅遊板塊,就是要把磧口打造成精品景區,重現歷史輝煌盛景,使之成為“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劉繼隆説,這個提案是由山西省政協委員、呂梁市政協主席劉雲晨牽頭,他們5人聯名提出的。在提案中,他們從磧口人文價值、自然景觀和開發基礎三方面,詳細分析了把磧口打造成精品景區的優勢。“拿人文價值來説,磧口是晉商的水旱碼頭。晉商稱雄時期,樹有五座豐碑:駝幫、船幫、票號、大院和‘茶葉之路’,在磧口均有體現和縮影。”
據了解,山西境內黃河近千里流程中,上段缺乏有核心帶動效應的重點景區,磧口就處於上中游的“龍頭”部位。“加快磧口景區開發,有利於‘補缺’‘填空’和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在省域內形成呼應壺口的又一核心支點,整體牽動黃河旅遊板塊的實施。”劉繼隆説,磧口是呂梁重點打造的旅遊目的地,加快磧口景區開發,帶動全域旅遊發展,把文化旅遊産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産業,有利於破解呂梁“一煤獨大”、結構不優的産業格局,實現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呂梁沿黃河4縣中有3個縣為深度貧困縣,80%的深度貧困人口集中分佈在沿黃區域。依託磧口龍頭帶動作用,打造呂梁境內320公里黃河旅遊帶,對於呂梁黃河沿岸攻堅深度貧困極其重要。
對此,劉繼隆他們建議省政府在鍛造黃河旅遊板塊中,把磧口作為精品景區重點規劃和打造,希望從以下幾方面予以支持。比如,針對磧口景區無高速出口、無鐵路客運站、旅遊通達性差的現狀,希望相關部門能支持磧口景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早在10餘年前,黃河壺口磧口奇觀就進入了國家住建部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産預備名錄,之後再無實質性進展,希望能支持磧口景區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産和國家級公園;利用磧口多次成功舉辦國際性、全國性文化旅遊論壇的優勢,利用磧口文化資源積澱深厚、自然景觀獨具魅力的人文資源優勢,建議在磧口舉辦全省首屆大河文明國際旅遊論壇,提升磧口景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支持以磧口為中心的呂梁沿黃旅遊扶貧試驗區及建立跨省區黃河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聯動協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