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1月31日訊(記者 馬繼玲)長耳朵短尾巴的兔子、花尾巴長鬍鬚的魚、脖子修長的天鵝,一塊塊小麵糰在花饃高手的巧手中,變得栩栩如生。迎澤區朝陽一社區舉辦了“巧手主婦蒸花饃手把手教孩子們學”的活動。巧手居民“秀”花饃,還教孩子們動手捏花饃,現場熱鬧非凡。
朝陽一社區活動大廳內,巧手居民蔚蓮花、延愛梅是教孩子們蒸花饃的老師。她們可都是社區裏有名的花饃高手,不管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下跑的,都能從她們的巧手中“變”出來。蔚蓮花是忻州人,春節蒸花饃是她家鄉的習俗,她把白麵團揪成粗圓條,緊接著在麵糰中央輕輕一壓、揪幾下、用梳子花紋壓一壓,三下五除二,一隻可愛的小狗顯出了輪廓。隨後,她又用梳子在小狗身上壓幾壓,小狗身上有了花紋。
轄區來參加活動的孩子們,邊看邊學,從學做魚開始,雖然動作有板有眼,但捏出的樣子千奇百怪。
社區主任王娟説,活動前一晚,蔚大姐等人就在家裏做了很多形態各異的花饃,連做帶蒸到淩晨1點多。蔚大姐和延大姐又義務教小學生們做花饃。蒸好花饃後,社區幹部帶著熱騰騰的花饃,前往轄區孤寡、殘疾、困難等老人家中,送去了一份份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