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大老師沿黃各省蒐集民間布藝
2018-02-08 11:32:41  |  來源:山西晚報  |  編輯:薛陽

  山西晚報2月7日訊(記者馬繼玲通訊員安焱)老虎枕、布老虎怎麼區分?“回頭驢”有啥寓意?這些民俗文化知識並非人人知曉。6日,33歲的山西大學教師張國偉將自己跑遍黃河流域各省市蒐集到的民間布藝品,帶到迎澤區老軍營街道新南二社區,在展出的同時,為居民講解民俗文化知識。他説,還將在太原更多的社區開展民間布藝公益巡展,向更多的居民傳播民俗文化。

  在新南二社區的活動室內,張國偉帶來的民間布藝品色彩鮮艷,形態各異。墻上,是由狗、龜等動物造型做成的福祿壽喜挂飾;桌上,布偶、布老虎有序擺開,模樣喜人。張國偉介紹,布老虎來自呂梁,一旁的枕頭來自芮城,墻上的福祿壽喜挂飾,則是他從陜西寶雞帶回來的。

  聽了張國偉的生動講解,大家才知道,這些藝術品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就説那只布老虎吧,張國偉説,鼻子是魚造型,耳朵像南瓜,象徵年年有餘,吉慶豐饒。現場,10歲的樂樂舉起一隻老虎枕説,“這只布老虎真可愛!”張國偉連忙糾正説,這可不是布老虎,因為它的腿短,只是老虎枕,腿長的才是布老虎。見人們對展出的驢子布藝品非常感興趣,張國偉介紹道,“這是回頭驢”,因為驢子性格倔,所以民間藝人將它做成回頭的樣子,送給孩子們,勸誡晚輩“改一改犟驢脾氣”。可以説,在民間藝人的手裏,每一件藝術品都飽含著民間智慧、傳統文化。在一隻色彩豐富的“五毒墊”上,蝎子、蛇等“五毒”栩栩如生。張國偉解釋,這種藝術品很多民間繡娘都會縫製,主要是用於端午節前,在“五毒”身體裏放上艾葉,驅毒辟邪。同時,也幫助孩子們識別“五毒”有哪些小動物。

  展出的布藝品,居民們愛不釋手,看了又看。張國偉説,他讀研究生時開始研究民俗課題,跑遍了黃河流域的所有省市,到目前為止已收藏布藝品數百件,大部分出自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之手,或者是由有名的民間藝人製作的。他表示,民俗文化魅力十足,他希望自己做一名傳承者和傳播者,本次受邀進社區開展民間布藝公益巡展,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居民親近民俗文化,感受民俗布藝的魅力。

  這次活動,吸引了300多名居民參觀,可見大家還是很喜愛有文化底蘊、養眼、長知識的巡展,社區還會積極引進更多的公益活動,讓大家過一個喜慶的文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