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峙搬遷農民 新房子裏過新年
2018-02-24 10:00:34  |  來源:山西晚報  |  編輯:薛陽

  山西晚報2月23日訊(記者郭小強通訊員喬偉夏雨)正月初八,春天的腳步近了,晉北滹源大地籠罩在溫暖的陽光之下。山西晚報記者走進位於繁峙縣南關村的濱河移民搬遷安置小區,採訪了兩家搬遷戶,了解他們移民搬遷後的生産生活。“國家的政策就是好!過去,我們全家6口人居住在土窯中,每遇大雨,還要擔心房子安全,十分不便。現在,我們分到了兩套房,而且舊房拆遷復墾的土地上也要栽種果樹,還會有收益,我們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移民搬遷戶常有生興奮地對記者説。

  今年54歲的常有生,是東山鄉興勝村貧困戶。過去,他靠務農為生,收入微薄。脫貧攻堅開展以來,繁峙縣著力破解“人、錢、地、房、樹、村、穩”7個問題,整村搬遷工作攻堅克難,土地利用效益穩步增加。2017年11月13日,該縣把159套移民房採取搖號的方式,對符合易地搬遷條件的群眾進行了現場分配。按25平方米/人的標準,常有生家分到了兩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

  常有生告訴記者:“現在不僅住房有了保障,大兒子也在砂河工業開發區找到了一份開車的工作,開了春我打算在周邊找點零活幹,加上土地復墾後種植果樹帶來的收益,再也不用為生計發愁,我們全家脫貧有了保障。”

  在東山鄉,像常有生這樣分到新房的人還有很多,上莊村的白三三一家便是易地移民搬遷的受益者。白三三家中有5口人,母親年邁,妻子照顧著兩個上學的孩子,生活的重擔壓在他一人肩上。前幾年,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全家人搬到砂河鎮租房居住。

  白三三説:“這次按照政策,我在東山鄉惠民小區分到了一套96平方米的新房,國家補了12.48萬元,我幾乎沒花錢就有了一套新房。如果沒有這個政策,怎麼能買起這樣的房子?這下住房有了保障,家裏的日子更好啦。”

  與常有生不同的是,白三三選擇鄰近砂河鎮安置新家。他解釋道:“孩子在鎮裏上學,我在鎮裏打工也方便。”為了給移民戶再就業、上學等方面創造更便捷的環境,繁峙縣按照移民戶意願自主選擇移民居住地,更好地解決移民戶後顧之憂。

  繁峙縣“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涉及11個鄉(鎮)253個村2430戶5841人。2017年整村搬遷909戶2095人,新建移民房1113套,建築總面積9.2萬平方米,2016年、2017年完成整村拆除50個村,復墾276.9畝。同時,該縣依託扶貧移民點建在城鎮、建在經濟技術園區周邊的有利條件,最大限度地安排移民戶就近就業,並探索土地流轉、託管、入股、委託經營等資産性收益扶貧機制,推進退耕還林、光伏項目、土地復墾增減掛鉤、荒山造林“四個全覆蓋”工程,加快舊村復墾、生態修復、土地置換流轉,發展箱包加工、戶用光伏産業,讓搬遷移民戶搬得出、穩得住、有産業、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