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 山西國企國資改革這樣幹
2018-02-28 09:16:14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薛陽

  聚焦六大任務 攻堅重點工作 全面深化混改

  2017年,山西省新一輪國企國資改革啟動後,全省國資系統堅持問題導向、市場化取向,以改革促轉型,以轉型謀發展,國有企業生産經營企穩向好,有些領域逐漸補齊短板,有些領域形成後發超越,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

  隨著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進入全面“施工期”,2018年被確定為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的攻堅年。2月27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山西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對如何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工作進行了解讀。

  聚焦六大任務 發展品質效益明顯提升

  明確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1.5-2個百分點

  “深化改革、結構調整、開放合作、完善監管、‘兩辦’減負、加強黨建,是2018年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的六大任務”。山西省國資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宏永介紹説,2018年,山西省屬企業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速要高於全省國內生産總值5個百分點,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1.5—2個百分點,發展品質和效益明顯提升。

  具體來説包括以下內容:以轉型升級為導向的業績考核體系進一步完善,煤炭産業噸煤成本、人均工效持續向好,非煤産業實現減虧增盈,新興産業公司發展取得一批標誌性成果,成交一批“騰籠換鳥”項目,推進專業化重組,完成一批與中央企業和外省企業的股權合作項目,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分離辦社會職能及廠辦大集體改革完成階段性預期目標,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適應轉型要求的市場經營機制基本形成,通過産融結合有效防控風險,國資監管體制進一步完善,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全省國企國資改革同步推進,在山西省轉型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得到充分彰顯。

  為更好承擔起在山西省率先轉型升級的重任,山西省國資委明確提出發揮三大動力促進轉型:堅持改革推動轉型,著力破除制約企業轉型的體制性矛盾;科學佈局驅動轉型,著力破除制約企業轉型的結構性矛盾;擴大開放帶動轉型,著力破除制約企業轉型的素質性矛盾。著力通過改革推動、佈局驅動、開放帶動,重點解決轉型動力的問題,實現國有企業動力轉換。

  同時,要把握三大抓手鞏固轉型。從面上著力,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推進市縣改革,強化企業轉型統籌;從點上著力,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進“兩辦”改革,減輕企業轉型負擔;從根上著力,抓好黨建這個“根”和“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為企業轉型提供保障。

  攻堅重點工作 防控風險優化資本佈局

  啟動焦化、煤機裝備、電力等領域重組

  在2017年的基礎上,今年將繼續紮實推進8個方面21項重點改革任務,進一步梳理年度重點改革目標,分層壓責有序展開,分批逐項攻堅。

  深入開展分離辦社會改革、瘦身健體“處僵治困”、風險防控三項重點工作。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山西省屬企業市政、社區職能分離工作,完成消防、教育、醫療分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省屬企業廠辦大集體改革任務。整合各類業務資源,持續壓減省屬企業多層級企業,清理同類型公司,4級以下公司繼續壓減一半以上。實行“僵屍企業”出清三年行動計劃,在2018年取得突破性進展,特困企業治理取得積極成效。完成化解煤炭過剩産能1600萬噸。

  全面梳理排查山西省屬企業風險隱患,嚴控各類債務風險,持續做好資産負債率管控。嚴控投資風險,積極化解企業存量風險。密切關注並及時化解上市公司ST風險,堅決防止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

  優化國有資本佈局。山西省國資委將繼續推進專業化重組,加快完成燃氣集團、高端現代煤化工專業公司、水務投資集團、神農集團專業化重組,啟動焦化、煤機裝備、電力等領域企業重組。在煤電、煤焦、煤電鋁材等重點領域,加強與央企及發達省份國有企業的合作。年內完成金控集團劃歸國有資本統一監管,提高金融資源配置品質和效率,提高山西國有資本綜合實力。

  全面深化混改 推進“三項制度”改革

  力爭在A股、H股等資本市場有新的突破

  全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集團層面繼續推進建投集團、汾酒集團混改,在各集團選擇5家左右企業推進混改,穩步推進員工持股試點。加快落實兩批“騰籠換鳥”項目落地,加強市場對接,通過讓渡股權置換資金,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積極對接資本市場,優化上市公司配置,加強企業上市後備資源培育,力爭企業A股上市有新的突破,重點輔導國際能源在H股上市,新增3-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引導和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再融資,融資規模同比提高30%以上。

  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深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的基礎上,加強企業集團和分子公司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打破職級界限,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積極穩妥實施幹部退出機制,實現公司直接用工同比減少。開展職業經理人市場化選聘工作,進一步完善外部董事制度。完善山西省屬企業專職外部董事薪酬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科技人員激勵機制。

  提升國資監管水準。全面推進“放管服效”改革,採取分類定位,明細權責邊界,授權經營方式,指導股權類和産權類公司規範運營,提高資本回報率。“一企一策”簽訂經營業績考核目標責任書,突出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上市公司導向。出臺經營業績第三方評估辦法,建立省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年中期考核制度,加強考核成果的運用。明確企業主業和輔業目錄,嚴格投資監管,全面推行格盟先進管理經驗。

  探索山西省屬企業委派總會計師管理工作,強化出資人、外派監事會和審計、巡視協同監管制度,建立國企大數據監管系統。對山西省屬企業繼續開展專項審計。完善與強化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職責及運作機制,重點在引領戰略性新興産業投資、促進“騰籠換鳥”和“僵屍企業”出清方面發揮作用。(山西日報記者 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