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奮力書寫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篇章
2018-03-14 10:14:13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薛陽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2017年6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要求山西省紮實做好“三農”工作。全國兩會期間,山西省代表委員在審議討論發言中,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圍繞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三農”工作任務部署,談體會説認識,支招推進措施,並表示要進一步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紮實做好“三農”工作的指示精神,以有力的領導、創新的理念、完善的政策、持續的投入,奮力書寫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篇章。

  山西實現了農業農村的新發展,農民獲得感不斷增強。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馬瑞燕説:“山西省緊緊扭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邁出了新步伐,特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2017年,糧食生産綜合能力穩步提升,全年糧食總産量129.99億公斤,城鄉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奶瓶子’日益豐富。山西省農業生態産品和服務供給不斷增加,以雜糧、紅棗、核桃、黑枸杞等為原料開發的40多個系列數百個品種功能産品受到市場青睞。山西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完善提質、農民安居、環境整治、宜居示範’四大工程取得新成效。”

  代表和委員們説,山西省農業農村發展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上在於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指示的科學指引。山西省“三農”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努力實現農業全面轉型升級、農村全面繁榮進步、農民全面富裕發展。

  做好“三農”工作要把實現農業現代化作為重要目標。馬瑞燕説:“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我省立足山西資源特色和産業需求,把發展功能農業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導方向,做出了建設山西農谷的戰略部署。山西省將高標準建設山西農谷,圍繞農谷功能定位和主導産業,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項目,打造一批科技創新平臺,建立一批示範基地,推進一批農業産業化項目。可以預見,農谷將成為帶動山西農業發展的新引擎。”

  大力完善和推廣有機旱作農業,將有機旱作農業打造成山西省現代農業的重要品牌,這是許多代表委員的共識。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王娟玲説:“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出,有機旱作是山西農業的一大傳統技術特色,為山西農業發展指明瞭方向。山西少雨缺水,要保護生態、節水發展,要堅持走有機旱作農業的路子,完善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設特色農産品優勢區,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吃得安全放心。這對山西是重大利好。王娟玲説,山西素有“雜糧王國”“優質糧果帶”“黃金養殖帶”“中藥材資源大省”的美譽。眾多食藥同源的農産品營養品質功能優勢突出,在全國獨樹一幟,其功能特性,與當下人們對綠色安全、營養健康、多樣化、個性化、高品質生活的要求高度契合,具有發展功能農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獨有優勢,只有走有機旱作農業之路,才能確保功能食品的綠色安全。我省已把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功能農業作為重要的省級戰略,初步建立起政策制度體系。

  做好“三農”工作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中心任務。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焦斌龍説:“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就要深挖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大力提升農村經濟;拓展農村外部增收空間,提高農民就業創業技能,引導更多農民務工經商;培育新的農民收入增長點,大力發展農村新産業新業態,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多探索能有效利用農村資源、增加農民收入的好模式、好路子,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做好“三農”工作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重大戰略舉措。焦斌龍委員説:“我們要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繼續推進鄉村清潔工程和新的農村‘五個全覆蓋’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抓好傳統村落保護和農耕文化傳承,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加強農村教育、醫療、文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為廣大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宜居鄉村。”

  殷殷囑託,昭示使命。山西省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好全國兩會關於“三農”工作的任務部署,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之路,建設好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奮力書寫新時代山西“三農”工作新篇章。(山西日報記者 鄧偉強 山西日報北京3月1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