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情況發佈會,邀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太原市、桂林市、深圳市負責同志介紹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有關情況。太原市委副書記、市長耿彥波代表太原市介紹情況,並答記者問。太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立剛參加。
為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務院明確將在“十三五”期間創建10個左右的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打造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可持續發展現實樣板。經過一系列嚴格的遴選程式,太原市與廣西桂林、廣東深圳被列為第一批備選地區。今年2月13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太原市以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耿彥波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國務院批准太原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給太原創造了歷史性的新機遇。作為資源型城市,面臨轉型發展、生態環境、創新動力等方面的嚴峻挑戰。太原市將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示範區建設的戰略目標,緊跟世界技術革命新趨勢,學習借鑒全球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先進經驗,破解資源詛咒的悖論,綜合系統治理大氣和水環境品質突出問題,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積極探索具有太原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提供可複製、可推廣、可分享的太原方案。
他向現場新聞媒體表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建設,對太原、對全國乃至全球資源型地區,都是有重要意義的一件大事。太原市將以改革開放先人一招、轉型發展先人一籌、生態改善先人一步,譜寫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太原智慧。
發佈會上,中國日報、中國國際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圍繞太原市在水污染和大氣污染方面採取的舉措、成效,下一步推動示範區建設發展舉措等焦點展開提問,耿彥波逐一進行回答。(作者:張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