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各地都在重構定位。對外開放是全面加快山西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和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的必由之路,山西必須以世界眼光來把握新一輪開放機遇,瞄準“新高地”,勇立潮頭,以開放促改革、促轉型,大力培育競爭新優勢。
構建“新高地”,首先要推動觀念革命。歷史上山西曾處在開放前沿,現在需要再來一次深刻的觀念革命,弘揚開放文化、激活開放基因,堅決打贏新時代開放發展這一場硬仗。在現代交通信息條件下,隨著開放“門戶”內移,區位不再是開放的決定性因素,內陸和沿海可同處開放一線,能否走在前列,關鍵看開放的觀念和能力。我們必須克服長期形成的資源型地區眼睛向內的習慣,整體上轉過身來,眼睛向外,登高望遠,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奮起直追。樹立開放觀念是個長期的變革過程,必須結合實踐,針對性開展“學開放、促開放、抓開放”教育,重點學習國內外先進的開放觀念、政策法規、體制機制。領導幹部要在學習與實踐中,全面提升抓開放的能力。
構建“新高地”,關鍵要打造制度建設、營商環境和服務創新高地。打造制度建設高地,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大力破除制約開放的制度性障礙,在地方立法、優惠政策、規則標準方面培育鮮明的制度競爭優勢,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營商環境高地,就是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透明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重商親商的社會環境,讓人們願意投資、放心發展。打造服務創新高地,就是要強化“拿來”、善於“先行”,突出服務的國際化、專業化、標準化,提升示範區、開發區、保稅區等開放平臺的水準和檔次。
構建“新高地”,要拿出有力有效的重大舉措。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商圈,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在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引資引智引技、承接中高端産業轉移、清潔能源供應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爭取開展國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加快打通高速公路出省口斷頭路和省內重要連接線。全面推進通關一體化,打通部門和環節,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産能合作。落實招商引資“系統定向精準”六字方針,編制産業招商地圖。協調各涉外部門職責,形成工作合力。
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對山西具有戰略意義。要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抓好《山西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實施意見》的落實,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奮起直追,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主線,以建設對外開放平臺為主戰場,以提升對外開放服務水準為主攻方向,著力打造制度建設高地、營商環境高地、服務創新高地,以開放促改革、促轉型,將山西打造成為充滿活力、要素集聚、功能完備、特色鮮明的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到2020年,夯實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的發展基礎,對外開放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經濟外向度明顯提升,重點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寬領域、多層次、高水準全面開放新格局態勢基本形成。到2030年,外向型經濟水準實現躍升,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任務基本完成。(朔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