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報訊 (記者郝曉煒)3月23日,2018年度健康山西建設推進會消息,今年山西省圍繞健康山西建設總目標,實施“136”興醫工程,到2022年力爭兩所至三所高水準醫院進入全國百強。
優質資源不足,特別是領軍學科、前沿技術、高端人才匱乏,一直是我省醫療服務的突出短板,長期制約著山西省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為此,山西省今年要實施“136”興醫工程,即緊緊圍繞全面提升醫療水準這一工作主線,全面推進領軍臨床專科、重點醫學實驗室和卓越醫學團隊三項重點建設,協同推進前沿醫療技術引進開發、醫學裝備保障、科技基礎平臺、國際醫學協作、專病診療中心、産學研成果轉化六個基礎項目實施。主要任務是:用3年至5年時間,建設10個左右領軍臨床專科、15個左右省級重點醫學實驗室、10個左右院士工作站、20個左右跨省協作學科聯盟,引進15名左右國際、國內高層次臨床專家,完成六個基礎項目的建設任務。
主要目標是:到2022年,力爭有5個以上領軍臨床專科達到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水準、進入全國前20名,10個左右領軍臨床專科全部達到全國先進、華北領先水準;1個至2個醫學實驗室科研條件和能力達到國家重點實驗室水準;1個至2個醫學團隊能夠獨立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學科帶頭人成為相關領域首席科學家;兩所至三所省級醫院全面通過 JCI 認證,兩所至三所高水準醫院進入全國百強,帶動我省優質醫療資源發展壯大,滿足群眾對優質診治服務的需求。
相關連結
目前山西省進入全國百強行列的綜合醫院與中部六省相比,明顯處於落後水準。公立醫院四級手術佔比僅為5.27%,而上海佔比近30%;疑難重症佔比18.24%,距離國家重點專科50%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山西省醫療衛生系統沒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沒有一名院士。缺乏叫得響的臨床學科問題不解決,就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更難以滿足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責編:俞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