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省3350個深度貧困村整體搬遷紮實推進
2018-04-08 09:11:31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路鵬程

  原標題:我省3350個深度貧困村整體搬遷紮實推進 縣鄉村三級安置 跨部門統籌資金 保權益盤活土地

  山西日報訊(記者李全宏)3月30日,呂梁市興縣瓦塘鎮的整村搬遷安置點一派繁忙景象,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墻體砌築以及屋頂混凝土澆築施工,一排排二層小樓已具雛形。瓦塘鎮鎮長王志輝對記者説:“這個移民小區佔地24.7畝,能安置403人,主要安置鎮裏常申自然村和上虎梁自然村的村民,工程8月份竣工,年底前村民就能住上新房了。”

  整村搬遷是解決深度貧困地區村多、村小、村散、村窮的有效辦法。近兩年來,山西省各級各部門尊重群眾意願,統籌解決好“人錢地房樹村穩”等問題,紮實推進深度貧困自然村整體搬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據了解,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中,有1196個村已完成搬遷,984個村正在進行搬遷入住,其餘1170個村的安置點工程4月份全部啟動。

  突出精準方略,縣鄉村三級安置,解決“人”的去向問題。山西省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地理條件差、穩定增收難,“三保障”任務重,是脫貧攻堅難中之難、堅中之堅。各地根據搬遷戶住房安全、戶籍情況、在村居住等方面的實際,分類制定補助標準,結合貧困人口動態調整,精準識別整村搬遷對象。採取縣城集中安置、鄉鎮統一安置、分散自主安置、鄰村就近安置,縣、鄉、村三級梯度等多種方式安置搬遷戶。交口縣在縣城新建一個集中安置點,同時在鄉鎮或中心村建設8個集中安置點,“1+8”的安置模式照顧到了各類搬遷人口的不同需求。根據規劃,山西省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將分三批整體搬遷,26.9萬搬遷人口在2019年底前全部入住新居。

  突出統籌整合,跨部門統籌資金,破解“錢”的來源問題。在整村搬遷過程中,我省嚴把政策標準,嚴控建築成本和安置房檔次,合理控制集中安置費用。同時,各地強化項目拼盤,統籌整合各個部門的財政資金,儘量降低貧困群眾自籌。山西省有整村搬遷的縣,都制定了細化政策,規定了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每戶的自籌比例,超出部分由政府整合資金來兜底解決,確保了山西省整村搬遷工作的順利推進。去年,山西省有658個項目點開工,601個項目點竣工,計劃投資50.16億元,實際完成投資61.83億元。

  突出權益保障,盤活原有資源,破解“地”的問題。各地充分利用退耕還林、荒山綠化、光伏項目和土地復墾增減掛鉤交易“四個全覆蓋”扶持政策,對整體搬遷村所有符合條件的坡地、撂荒地,全部實行退耕還林,並優先種植經濟林;農村建設用地,優先發展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實現搬遷村光伏扶貧全覆蓋;復墾後的宅基地,全部納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進行交易,所得收益用於搬遷農戶後期産業發展。岢嵐縣對搬遷戶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進行確權登記,持續保障權益,引導有序流轉,土地依然是搬遷戶的收入來源之一。該縣陽坪鄉趙家洼村在整村搬遷中,宅基地復墾40畝,土地流轉71畝,退耕還林139畝,平均每個搬遷戶收益3.2萬元。目前,山西省有811個整體搬遷自然村啟動舊村拆除,其中460個已經完成,共復墾舊宅基地6569.54畝,211個整體搬遷自然村已完成復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