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塊“敲門磚” 一把“金鑰匙”打開貧困縣致富門
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訊 2017年,運城平陸完成了522國道曹川—曹河4.9公里的升級改造,實現了平陸縣城—曹河49.688公里全線貫通,為沿黃幹線公路通平陸、過夏縣、達垣曲、向東並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7年,平陸完成了曹川—三門20公里沿山公路的升級改造和水泥硬化,消滅了山西全省縣級公路中最後一條“砂礫路”,讓東山四個鄉鎮八萬群眾走上了平坦寬暢的陽關道、康莊道。
2017年,平陸克服困難、想盡辦法,籌措資金4297.1081萬元,完成了當年確定的44個貧困村95.973公里的扶貧公路建設任務,對全縣“決勝攻堅、實現脫貧”做出了突出貢獻。
“路,是脫貧攻堅道路上最最基本的基礎。”“路,就是生産力。修路,就是解放生産力。”“只有一路通,才能百業興。”平陸縣,做為國家確定的山區貧困縣,他們卻是早就看到了公路建設對脫貧攻堅的巨大作用。
通過近二十年的艱苦付出和頑強努力,平陸公路建設基本實現了“數量上的普及和品質上的提升”。古虞大地、三千溝壑,鄉鄉鎮鎮有了油路水泥路、村村組組實現了公路相連、巷巷戶戶達到了硬化相通,公路扶貧的優勢突顯、成效明顯、作用彰顯。一條條脫貧的道路,撬開了一道道致富的大門。
平陸東部山區,煤鋁資源十分豐富,因為道路不暢,當地群眾只能“住在金山守死寶,抱著銀碗討飯吃”,過著艱苦的日子。隨著沿黃幹線的升級改造,該縣招商引資建成投産了年産240萬噸氧化鋁的復晟鋁業。“一個企業帶活一個産業,一個産業帶活一方群眾。”老百姓採礦掙錢了、運輸車拉礦跑開了、礦老闆開礦發財了,該縣財政收入2017年也首次突破五億元大關。
橿樹爻,平陸坡底錐子山下一個只有五六戶人家的自然村,村周圍的自然風光好、紅葉面積大、白皮松樹多。與曹三線銜接的4.363扶貧路修成之後,中央電視臺對其紅葉風景進行了多次報道,是“名不見經傳”小山村人氣指數大大上升。紅葉季節前來觀賞紅葉的全國各地的車輛絡繹不絕、遊客人山人海。紅葉紅了、窮村火了,經濟活了,百姓富了。
馬泉溝,中條山長命河出口的一個自然村,因生産久負盛名的貢品“水化柿”而馳名古今、享譽中外,道路不通使他們的名産名品“鎖在深閨人未識”。深秋時節,紅紅柿子挂滿枝頭,串串柿餅吸人眼球,是一道靚麗的的風景。攝影愛好者把美圖上傳網絡之後,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據在該村扶貧的平陸老黃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黃俊榮説,黃金時間一禮拜左右,那一家的農家樂純收入都在萬元上下,而馬泉溝柿餅價格被遊客從30元一公斤抬到了50元一公斤,就這還供不應求。一斤柿子醋賣到了5元,一斤柿子蜜賣到了15元,貧困村的老白新收入大大增加了。
聖人澗鎮毛家山村,本來是個整體搬遷的貧困村,扶貧公路修通之後,搬出去的貧困戶搬回去了,還招商引資建起了“毛家山泉”純凈水廠、農産品加工坊,農家的土雞也賣到了“大的100元、小的50元”“論只不論斤”的地步,老百姓的土蜂蜜賣到了50元一公斤,運城民航局還籌資700多萬元正在此建設運城民航培訓中心,毛家山村被入選了運城市13個縣市區中唯一的山西省國家旅遊扶貧試點村,該村脫貧致富的日子指日可待。
“一條條道路,通向了貧困村。一條條道路,走進了貧困戶。”道路建設,真正成了平陸這個貧困縣打開致富大門的“敲門磚”和“金鑰匙”。(翟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