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接待遊客、旅遊收入同比增兩成
清明小長假踏青賞花餘熱未散,“五一”小長假已悄然來臨。5月1日晚,山西省旅發委傳來消息:“五一”假期,山西省旅遊市場迎來新一波出遊高峰。
據統計,2018年“五一”假日期間,山西省共接待旅遊者2613.35萬人次,同比增長21.76%。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5.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84%。“五一”假日期間,山西省各級旅遊質監機構共接聽遊客諮詢電話132起,受理有效投訴案件18件,已結案15件,正在處理3件。截至5月1日18時,未接到重大旅遊安全事故報告。
山西省內遊佔比過半山嶽型景區進入活躍期
“五一”期間,山西省內外各地氣溫比較舒適,正是出遊的最佳時節之一。加之“五一”期間旅遊産品價格漲幅不大,遊客出遊的性價比相對較高,很具吸引力,因此,“五一”期間有出遊意願的佔受訪者的77.7%。在出行地選擇上,省內遊、近郊遊、周邊遊成為熱門之選。其中,37.79%的受訪者選擇省內遊,30.71%的受訪者選擇周邊遊,28.78%的遊客選擇出省遊。
從旅遊企業的訂單數據來看,大部分選擇3天以內的門票+酒店或者周邊跟團産品,樂園遊樂場、度假酒店、踏青登山、文化體驗遊、溫泉度假等主題産品人氣高。
從微信指數看出,人們通常在放假前3至4天搜索計劃出遊的目的地,五台山的搜索量每日達40萬起,平遙古城達10萬起,綿山達4萬。受天氣回暖影響,五台山旺季預熱在“五一”假期顯現,聯通景區監測數據顯示,恒山、藏山、綿山等山嶽型旅遊目的地也在“五一”假期迎來了它們的旅遊市場活躍期。
自駕遊還是主流在線預訂節節高
“五一”小長假處於暑期旺季之前,在線旅遊産品及酒店等資源價格優惠幅度刺激較大,各品類的産品預訂人次均較往年有大幅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地市級城市的90後群體出遊人次顯著增多,在線旅遊平臺成為他們預訂旅遊産品的重要渠道。出境遊一般提前20天左右預訂,國內遊一般提前10天左右預訂,而省內周邊遊一般提前6天左右預訂。
從出遊方式看,半自助遊、定制遊等更多個性化出遊方式日益受到遊客青睞。短途及周邊省份旅遊還是以自駕遊為主,其次便捷的高鐵也成為民眾優選出行方式。
餐飲住宿消費最高購物消費增幅明顯
在“五一”遊客的消費調查中,人均消費500元以下群體居多,佔比40.63%。人均消費在500元-1000元的群體佔比達到35.94%。消費結構調查中,“五一”假期餐飲(佔26.18%)、住宿(佔25.87%)及景點遊覽(佔17.92%)為主要花費。
同清明假期不同,購物消費增長明顯,增幅達11.64%。這同“五一”假期各商家企業舉辦的各類優惠活動有很大關聯。交通費及娛樂費成為假期出行消費較低類別,分別佔比10.42%和3.94%。
客源地基本穩定品質旅遊受關注
依據聯通景區監測數據顯示,山西省“五一”小長假期間,山西省旅遊市場主要客源地排前十的省份為山西、北京、河北、河南、內蒙古、陜西、山東、天津、遼寧、廣東等地,山西客源仍然佔七成比例。
太原、晉中、朔州、大同、臨汾、運城居民更願意選擇“五一”假期出遊,太原居民“五一”假期出遊比例佔25.86%。外地遊客首選目的地基本上還是以五台山、平遙古城、喬家大院、壺口瀑布、大同等地為主。究其原因是,這些景區或目的地均處於成熟化階段,各項旅遊品質有保障。
新玩法大受追捧不同年齡性別出遊差異較大
以玻璃棧道、遊艇、VR體驗、極限運動項目等為代表的新鮮玩法、新奇項目成為這個“五一”假期許多景區的亮點,深受遊客喜愛,如臺邰山的玻璃棧道、石膏山的豪華遊艇、蘆芽山萬年冰洞的VR體驗等,吸引著遊客絡繹不絕。
70後、80後、90後等不同年齡的人群有著不同旅遊偏好,18歲到29歲的民眾選擇人文類景區較多;30歲至39歲的公眾選擇主題樂園類景區較多;40歲以上的公眾選擇自然類景區較多。
女性遊客更青睞山水自然風光類旅遊景區,男性更喜愛人文+山嶽型旅遊景區。
值得一提的是,95後群體旅遊需求大幅增長,他們更傾向於選擇輕鬆自由的旅行方式,而他們選擇的關鍵詞則以主題遊樂居多。
文旅行動在路上政府推動成果顯著
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內的各區域以及相關景區抓住發展機遇,各地政府從區域格局層面上強力推動,區域內各景區借機推出自身特色文旅資源。
比如,長治市為了叫響“大美太行,天下脊梁”的旅遊品牌,吸引更多遊客來認識、欣賞、感受“養在深閨”的太行山水,于4月23日開通“長治—鄭州、安陽、晉城,長治—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平順通天峽”城際旅遊公交線路,為遊客們暢遊上黨打開一條“快速通道”;呂梁市從2018年4月15日啟動了“乘汾酒號列車賞呂梁山風光·2018呂梁旅遊再出發”旅遊季活動,境內各縣市均積極響應。(山西晚報記者 趙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