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全力打造易地扶貧搬遷精品工程
山西日報訊(記者 李全宏)易地扶貧搬遷是幫助“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地方貧困群眾“挪窮窩、改窮貌、拔窮根”的治本之策。去年以來,山西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出臺實施意見,聚焦統籌解決好“人錢地房樹村穩”7個問題,支持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實施整體搬遷,努力把集中安置點打造成易地扶貧搬遷精品工程。國務院對山西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通報表揚,肯定“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
專家審核打造亮點。專家團隊、專人專班,嚴格審核集中安置點外觀風貌設計規劃,確保移民新居讓搬遷群眾住得舒心、安心。今年4月,山西省扶貧辦、山西省住建廳從相關部門抽調22位建築領域的領軍人物,組成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規劃審核團隊,各市分別抽調2名熟悉建築特色的本土專家,對山西省288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的規劃設計和建築風貌逐個核查,把選址安全作為首要條件,突出依山就勢、錯落有致,體現地域特色、鄉土風情。目前已有275個審查通過,其餘正抓緊完善。
督導推動狠抓重點。今年山西省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為22.2萬人,在完成2016、2017兩年搬遷任務集中掃尾的同時,確保計劃脫貧摘帽的26個貧困縣所有搬遷人口全部入住。為加快工程進度、嚴把政策尺度,山西省扶貧辦堅持目標、問題、責任、嚴實“四個導向”保方向,運用現場、通報、督導和案例“四個推動”抓落實,嚴格執行周通報、月調度、季督查、年考評的工作機制。山西省扶貧辦移民處負責人對記者説:“5月份是山西省集中安置點開工建設的高峰期,要帶著問題下基層,到現場,特別要加大對計劃脫貧摘帽縣的督導力度,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入住率、脫貧率按期完成。”
用好政策破解難點。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尤其是貧困縣節余指標可易地交易,是國家出臺的一項“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今年山西省印發了《進一步加快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促進開發區轉型升級助力脫貧攻堅的通知》,對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重點傾斜。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巡視員王曉立介紹,脫貧攻堅期內,山西省58個貧困縣均可將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在省域範圍內流轉使用,天鎮等10個深度貧困縣還可將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激活這些寶貴資源,一方面可以促進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一方面可以盤活舊村資源,為搬遷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