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呆萌”羊駝助力太行山農民脫貧增收
新華社  2018-07-16 10:12:01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村民劉學榮(右)協助山西農業大學董常生教授為小羊駝體檢(7月10日攝)。

  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的農民劉學榮做夢都沒想過,一群從澳大利亞遠道而來的“呆萌”羊駝能幫助他脫貧致富。

  劉學榮一家過去靠十幾畝地為生,玉米和土豆等農作物一年種下來滿打滿算不過五六千元的收入,是村裏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4年,一家企業與山西農業大學合作,在坪裏村投資建起了千頭規模的羊駝養殖基地,劉學榮進入基地,成為一名“羊頭兒”。

  羊駝養殖基地的收益主要來自幼體繁育和毛製品加工,由於羊駝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基地還將進一步發展觀光旅遊項目。靠著養護這群“呆萌”的小動物,劉學榮每個月能拿到近3000元的工資,這幫助他順利摘下了“窮帽子”。

  目前,當地已有30多戶貧困戶通過務工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戶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未來幾年,該基地還將以“企業+農戶”的方式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農戶實現脫貧增收。(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7月14日,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村民劉學榮(左)給羊駝喂草料。

  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的農民劉學榮做夢都沒想過,一群從澳大利亞遠道而來的“呆萌”羊駝能幫助他脫貧致富。

  劉學榮一家過去靠十幾畝地為生,玉米和土豆等農作物一年種下來滿打滿算不過五六千元的收入,是村裏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4年,一家企業與山西農業大學合作,在坪裏村投資建起了千頭規模的羊駝養殖基地,劉學榮進入基地,成為一名“羊頭兒”。

  羊駝養殖基地的收益主要來自幼體繁育和毛製品加工,由於羊駝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基地還將進一步發展觀光旅遊項目。靠著養護這群“呆萌”的小動物,劉學榮每個月能拿到近3000元的工資,這幫助他順利摘下了“窮帽子”。

  目前,當地已有30多戶貧困戶通過務工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戶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未來幾年,該基地還將以“企業+農戶”的方式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農戶實現脫貧增收。(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7月14日,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村民劉學榮把羊駝放出圈舍。

  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的農民劉學榮做夢都沒想過,一群從澳大利亞遠道而來的“呆萌”羊駝能幫助他脫貧致富。

  劉學榮一家過去靠十幾畝地為生,玉米和土豆等農作物一年種下來滿打滿算不過五六千元的收入,是村裏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4年,一家企業與山西農業大學合作,在坪裏村投資建起了千頭規模的羊駝養殖基地,劉學榮進入基地,成為一名“羊頭兒”。

  羊駝養殖基地的收益主要來自幼體繁育和毛製品加工,由於羊駝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基地還將進一步發展觀光旅遊項目。靠著養護這群“呆萌”的小動物,劉學榮每個月能拿到近3000元的工資,這幫助他順利摘下了“窮帽子”。

  目前,當地已有30多戶貧困戶通過務工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戶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未來幾年,該基地還將以“企業+農戶”的方式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農戶實現脫貧增收。(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村民劉學榮(左一)和工友們聽山西農業大學董常生教授(右二)講解如何製作精飼料(7月10日攝)。

  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的農民劉學榮做夢都沒想過,一群從澳大利亞遠道而來的“呆萌”羊駝能幫助他脫貧致富。

  劉學榮一家過去靠十幾畝地為生,玉米和土豆等農作物一年種下來滿打滿算不過五六千元的收入,是村裏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4年,一家企業與山西農業大學合作,在坪裏村投資建起了千頭規模的羊駝養殖基地,劉學榮進入基地,成為一名“羊頭兒”。

  羊駝養殖基地的收益主要來自幼體繁育和毛製品加工,由於羊駝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基地還將進一步發展觀光旅遊項目。靠著養護這群“呆萌”的小動物,劉學榮每個月能拿到近3000元的工資,這幫助他順利摘下了“窮帽子”。

  目前,當地已有30多戶貧困戶通過務工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戶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未來幾年,該基地還將以“企業+農戶”的方式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農戶實現脫貧增收。(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7月14日,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村民劉學榮在七峰山上放牧(無人機拍攝)。

  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的農民劉學榮做夢都沒想過,一群從澳大利亞遠道而來的“呆萌”羊駝能幫助他脫貧致富。

  劉學榮一家過去靠十幾畝地為生,玉米和土豆等農作物一年種下來滿打滿算不過五六千元的收入,是村裏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4年,一家企業與山西農業大學合作,在坪裏村投資建起了千頭規模的羊駝養殖基地,劉學榮進入基地,成為一名“羊頭兒”。

  羊駝養殖基地的收益主要來自幼體繁育和毛製品加工,由於羊駝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基地還將進一步發展觀光旅遊項目。靠著養護這群“呆萌”的小動物,劉學榮每個月能拿到近3000元的工資,這幫助他順利摘下了“窮帽子”。

  目前,當地已有30多戶貧困戶通過務工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戶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未來幾年,該基地還將以“企業+農戶”的方式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農戶實現脫貧增收。(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村民劉學榮(左)和工友們為羊駝準備草料(7月10日攝)。

  山西陽曲縣楊興鄉坪裏村的農民劉學榮做夢都沒想過,一群從澳大利亞遠道而來的“呆萌”羊駝能幫助他脫貧致富。

  劉學榮一家過去靠十幾畝地為生,玉米和土豆等農作物一年種下來滿打滿算不過五六千元的收入,是村裏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4年,一家企業與山西農業大學合作,在坪裏村投資建起了千頭規模的羊駝養殖基地,劉學榮進入基地,成為一名“羊頭兒”。

  羊駝養殖基地的收益主要來自幼體繁育和毛製品加工,由於羊駝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基地還將進一步發展觀光旅遊項目。靠著養護這群“呆萌”的小動物,劉學榮每個月能拿到近3000元的工資,這幫助他順利摘下了“窮帽子”。

  目前,當地已有30多戶貧困戶通過務工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戶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未來幾年,該基地還將以“企業+農戶”的方式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農戶實現脫貧增收。(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編輯:路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