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訊(記者白雪峰)7月18日,在國道307、207線陽泉市繞城改線工程的施工現場,山西日報記者注意到,原本野外作業的鋼筋加工以及水泥攪拌,都進入了專門建設的兩個大型工廠內進行。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工廠化的施工在保證工程品質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噪聲和揚塵污染。
中央環保督察以來,陽泉市將環保整改工作與重點項目“落地見效”相結合,積極探索實施公路建設環保新工藝,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工廠化施工,智慧化管理,是陽泉市公路建設推行的新舉措。
國道307、207線陽泉繞城改線工程,全長52.144公里,概算投資57億元。該項目是陽泉市解決國道穿城而過、改善人居環境、減輕城市污染的一條“環保公路”,也是我省首個落地的國省幹線公路PPP項目。工程自今年3月開工以來,項目公司在公路建設中借鑒工業生産模式,首次採用工廠化施工。
項目四標段執行經理田斌斌告訴記者,根據6個百分百無揚塵的環保要求,工廠化施工不僅做到了揚塵管控,同時實現了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攪拌站整個收集的雨水和所有運輸車輛沖洗産生的污水,都要通過三級沉澱池沉澱,沉澱後的清水泵送到洗車設備,實現了污水的零排放,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陽泉市公路分局副總工劉晉華表示,工廠化施工生産模式,在項目前期會加大企業的成本,但是整體看效益顯而易見。一方面工程管理更加規範、施工更加精細,另一方面也極大地提升了工程品質和環境保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