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要建行政執法信息共享平臺
山西晚報訊(記者 辛戈)9月3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山西省人民檢察院獲悉,根據《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全省各有關行政執法單位要與檢察機關建立行政執法信息共享平臺,向檢察機關開放行政執法信息數據庫,不得設置信息壁壘和障礙,全力配合檢察機關依法履行調查權。
山西省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通知》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加強和支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佈局,主動協調解決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各有關行政執法單位要與檢察機關建立行政執法信息共享平臺,向檢察機關開放行政執法信息數據庫,不得設置信息壁壘和障礙,配合檢察機關依法履行調查權。各級法院和行政機關要與檢察機關加強溝通協調,建立日常聯繫溝通工作機制。各級財政部門要將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中所需調查取證、環境監測、鑒定評估等必要的費用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行政機關收到檢察建議書後兩個月內,應當將辦理情況書面回復檢察機關。”採訪中,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通知》強調了訴前程式的重要性,要求各級行政機關要高度重視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式,收到檢察建議後,要對照檢察建議全面自查,對確屬行政不作為或違法行使職權的,應積極主動履行職責或糾正違法行為,不得以各種理由推託或遲延落實。被訴行政機關要結合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的類型和特點,確定答辯重點,提高答辯舉證工作品質,提供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依據,做到答辯形式規範、説理充分,提供證據全面、準確、及時,不得拒絕或者無正當理由延遲答辯舉證。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開庭,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人民法院裁判生效後,被訴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自覺履行。
自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全省檢察機關共摸排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758件,立案1472件,法院判決支持率100%,案件類型覆蓋法律規定的所有領域,全省121個基層院全部辦理了公益訴訟案件,消除了辦案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