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建設進一步規範、大力推進優秀教師跨校流動、全面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這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已全部辦結。10月24日,記者從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獲悉,今年各承辦單位高標準完成建議辦理工作,代表提出的許多合理化建議及時轉化為政策措施,解決了一些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山西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山西省人大代表依法就山西省各方面的工作向大會提出962件建議。這些建議分別交90個單位研究辦理。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從中篩選了23件作為今年重點辦理的建議,由山西省政府7位副省長分別領辦,山西省政府有關部門重點承辦,山西省人大常委會4位副主任按照分工牽頭有關專門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對口督辦。
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視建議辦理工作。半年來,山西省政府領導分別作出批示安排辦理工作,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將重點建議納入山西省政府“13710”督辦平臺,全程跟蹤督辦,三季度分別召開了4個重點建議督辦會,確保了辦理品質。各承辦單位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深入調查研究,加強與代表溝通聯繫,高標準完成建議辦理工作。在建議督辦過程中,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牽頭督辦的各位副主任親自部署督辦工作,積極參與督辦調研或督辦工作座談會,並對建議的落實提出具體要求。承擔督辦工作的各機構認真制定督辦方案,明確責任分工,採取多形式、多層次、分階段的督辦方式,推動辦理進度。代表們對建議的辦理和落實情況表示滿意。
這23件重點辦理的代表建議涉及面廣,內容涵蓋特色小鎮建設、防範和化解企業擔保鏈風險、解決教師結構性短缺、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清理傳銷案件、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推進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推進優質特色小雜糧産業發展等。
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相關人員表示,今年重點辦理建議的辦理和督辦工作,總體上措施得力,代表滿意。但這些建議所反映的問題綜合性強、涉及面廣,有些問題在短期內難以徹底解決,有些建議所反映的問題具有長期性、漸進性的特點,需要各部門各地區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根本解決。在今後的工作中,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將堅持多措並舉,推進代表建議辦理機制創新,不斷提升代表建議提出和辦理品質。(山西日報記者 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