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鐵路運輸效率第一、世界單條鐵路重載列車密度第一、世界鐵路增運幅度第一……10月28日,山西晚報記者從日前在太原召開的“中國重載鐵路技術交流暨大秦重載鐵路運營30週年論壇”上獲悉,行經山西的大秦鐵路,開通運營30年來,不僅跑出多個世界第一,更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年運量已由原先設計的1億噸提高至4.5億噸,累計完成運量超過60億噸。
被稱為“中國重載第一路”的大秦鐵路,西起大同韓家嶺,與雁門關長城一併向東延伸,橫跨山西、河北、京津,直達秦皇島港,全長653公里,承擔著全國鐵路煤運總量的近1/5,將山西、陜西、蒙西“三西”地區的煤運到全國各地,是我國“西煤東運”的戰略動脈。
“大秦鐵路是中國第一條重載鐵路,通過對其的建設運營,鐵路系統已形成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重載運輸技術體系,大秦重載鐵路30年的運營經驗營模式和重載成果,正被瓦日鐵路等重載線路推廣應用。”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劉振芳表示,經過30年的自主創新和建設運營實踐,中國重載鐵路技術裝備水準和運營管理能力顯著提升,特別是近年來,中國重載鐵路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重載列車3萬噸組合列車試驗在大秦鐵路成功實施,中國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幾個掌握3萬噸鐵路重載技術的國家之一。
當天,“重載鐵路技術研究中心”在中國鐵路總公司太原局集團公司正式揭牌,並對有關重載列車和重載鐵路運營發展的13個課題進行探討。(山西晚報記者 趙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