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28日起,由太原小夥趙傑負責攝像與後期製作的《希望樹》在山西衛視少兒頻道正式播出。“這是一部關愛留守兒童題材的電視連續劇,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拍攝,終於與觀眾見面了。雖然拍攝期間很是辛苦,但滿滿的鄉愁時時刻刻讓人感動著。”當一直忙碌拍攝、顧不上捯飭自己的趙傑出現時,記者卻不敢相認,因為以前的“鬍子”青年居然變成了眼前的清秀小生。
趙傑正在拍攝電視劇。 山西日報記者范珉菲攝
趙傑2011年畢業于華北廣電電視攝像專業,天生“不安分”的他一走出校門,便婉拒了父母給他安排的工作,而是心向社會,走上了創業之路。“我不願意墨守成規,只希望學以致用,用實際行動接近自己的理想。我先是去上海打工,目的是讓自己長長見識、開開眼界,學些更先進的技術。3年時間裏,我學到了許多東西,也得到公司的認可。”
一切看來順風順水,趙傑卻突然提出了辭職。
“人在外面心自知,沒有歸屬感,也缺少那種濃濃的鄉愁。回家門口創業去。”想法一定,南漂3年的趙傑回到了太原。2015年,希望變成了現實。趙傑成立了太原寶石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自己當起了老闆。“開始的時候,就是一人多職,又跑市場,又搞創作,忙得不亦樂乎。後來,業務慢慢多了起來,就招收了員工,併入駐了太原智庫眾創空間。真正走上了創業之路。”
張慧傑是太原寶石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員工,進入公司前一直在北漂。“公司一成立我就進來了。我和趙總當時創業的情愫一樣,都是想在家門口打開一片創業天地,不僅僅是因為離家近,更主要的是對家鄉的這份情感和對家鄉文化的情有獨鍾。幾個同事原本都有外出打工的想法,是公司讓我們打消了這個念頭,給了我們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趙傑告訴記者,創業對於我們80後的人來説,效益不是唯一目的,更想擔當一份責任,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我而言,最大的希望是力所能及地宣傳山西文化。目前,我們正在做全省非遺項目的推廣,力求給家鄉帶來更多的文化自信,提供高品質的文化産品。(山西日報記者 范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