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迎著太陽跑出加速度
山西日報  2018-12-18 11:07:23

  原標題:【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山西要素】迎著太陽跑出加速度

  40年彈指一揮間。《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日前在北京舉行,在第四展區第五單元中,山西省芮城縣光伏領跑示範基地的圖片特別引人注目,成為山西省改革開放成績的亮點之一。作為傳統能源大省的山西,持續探索能源供給方式的改變,不斷推進清潔可再生能源生産。風電、光電、瓦斯發電等新能源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綠色電力外送能力穩步擴大,積極推動能源革命在全國率先破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b33d_副本

  初冬時節,站在芮城縣中條山上向南眺望,只見浩浩蕩蕩的黃河向東奔流,山樑上,山坡上,一大片一大片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芮城縣光伏領跑技術基地是國家能源局2016年批復的全國八個光伏領跑技術基地中唯一的縣級項目,項目總投資68億元,總建設規模100萬千瓦,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規模50萬千瓦,總投資37億元,佔地2萬餘畝,橫跨全縣5個鄉鎮,分為5萬千瓦項目4個,8萬、10萬、12萬千瓦項目各1個,共7個單體項目,分別由華電福新、中電國際、蘇州協鑫、東方日升、中節能、晶科電力和特變電工7家企業承建。一期項目于2016年12月23日開工建設,2017年9月23日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僅用9個月就完成了國家能源局下達的建設目標任務,在八個基地中率先實現全容量並網。芮城基地“跑出了”全國光伏電站建設的加速度,取得了時間和效益的雙豐收。截至目前,該項目累計發電6.2031億千瓦時,實現産值4.7859億元。

  芮城華電福新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的臧鵬飛對記者説:“芮城基地不但注重光伏領域新技術的引領推廣,還特別注重農光林光互補的生態示範作用,在油牡丹等作物的栽植過程中,優先吸納貧困戶入場作業,極大地發揮了産業扶貧效應,僅一期項目就可帶動脫貧人數1000余人,農民人均增收近萬元。不僅是一項經濟發展工程,也是一項重大的生態建設工程。”

  近年來,山西省加速發展光電、風電等新能源,晉能集團、同煤集團、焦煤集團等能源企業紛紛試水光伏全産業鏈條。除了集中式大型光伏電站如火如荼建設外,在光照條件好的地區大力實施光伏扶貧,通過收益壯大村集體經濟,解決深度貧困問題,遍佈三晉大地的藍瀅瀅太陽能電池板成了一道亮麗的“致富”風景線。

  截至今年三季度,來自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最新數據顯示,山西省光伏發電裝機803.9萬千瓦,同比增長63.7%,創歷史新高。預計到2020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00萬千瓦。正如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總經理劉宏新所言:“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瓦斯發電是我省能源革命的主要抓手,是我省調整經濟發展結構、改善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是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山西日報記者李全宏 山西日報報通訊員冉涌)

編輯:路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