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認為國際社會應加深對《開羅宣言》等國際協議的認識

新華社消息:中國人民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黃大慧日前表示,在《開羅宣言》等國際法文件確立的戰後國際秩序遭到來自日本方面嚴峻挑戰的情況下,國際社會應加深對《開羅宣言》等國際協議的認識,從而更好地使文件的條款得到遵守。

 

黃大慧表示,《開羅宣言》等確立的戰後國際秩序如今遭到了來自日本方面的嚴峻挑戰。2012年9月,日本政府與所謂釣魚島“島主”簽訂土地買賣合同,對釣魚島實行所謂“國有化”。日本此舉不僅嚴重侵害了中國的國家領土主權,而且也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公然挑戰。

 

他説,《開羅宣言》等國際文件早已明確規定,日本必須歸還從中國所竊取的中國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中國領土。而中國的釣魚島屬於台灣管轄,自然也包括在歸還中國的領土範圍之內。然而,日本方面卻質疑和不承認《開羅宣言》等國際文件所具有的法律效力。

 

此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還在積極推動“修憲”進程。黃大慧説,1946年日本制定了被稱為“和平憲法”的《日本國憲法》。日本新憲法的和平主義原則,體現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文件的原則和精神。日本憲法一旦被修改,“放棄戰爭”的條款將不復存在,日本就會加快重新武裝的步伐,並積極行使“集體自衛權”。安倍在推進修憲進程的同時,還不斷在歷史問題上大放厥詞。倘若日本軍國主義死灰複燃,《開羅宣言》等確立的戰後國際統治秩序,必將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黃大慧説,在日本右翼勢力抬頭,挑戰戰後國際和平秩序之際,為了捍衛《開羅宣言》和二戰的勝利果實,中美英作為《開羅宣言》等國際協議的制定者,應該加強國際協作,增進國際社會對這些文件的認識,從而使文件的條款得到更好的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