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韓志願軍墓地:一排排墓碑刻"無名人"(圖)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3-12-27 10:27:48 | 來源: 環球時報 |
墓地中的一塊志願軍墓碑。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萬宇】一排排墓碑整齊地朝向北方,所有碑文的姓名處都鐫刻著“無名人”。這就是位於韓國首爾北部的京畿道坡州市“朝鮮和中國士兵墓地”。日前韓國國防部宣佈425具中國志願軍遺骸將被送回中國安葬。《環球時報》記者赴坡州採訪了負責此次志願軍遺骸發掘工作的韓國國防部遺骸發掘鑒識團有關人士。
2000年,作為朝鮮戰爭爆發50週年紀念活動的一環,朝鮮戰爭遺骸發掘鑒識工作正式開始,最初由韓國陸軍負責。2007年遺骸發掘鑒識團正式組建,主管機構由陸軍改為國防部。遺骸發掘鑒識團現任團長為樸信韓,團長之下有調查科、發掘科、鑒識科、企劃科、支援科等組織,主要負責挖掘地點調研、實地發掘、身份鑒定等工作。
鑒識團負責人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發掘工作主要由四部分構成。首先通過查閱戰鬥記錄、收集附近村民和老兵的證言縮小發掘範圍;然後通過實地調查尋找戰鬥痕跡、化驗土壤成分;最終確定發掘地點。地點確認後,就需要和當地政府以及土地所有者進行協商獲得許可,將這一地點編入年度發掘計劃。具體發掘由鑒識團發掘科和當地部隊共同完成。發掘出的遺骸和遺物首先根據物品、位置、戰鬥狀況、證言等分辨敵我。韓國軍人遺骸將按照傳統風俗入殮、棺木覆蓋國旗,然後在當地舉行告別儀式。敵方的遺骸和遺物也會入殮收藏。鑒識團負責人表示,分辨敵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發掘後會根據戰鬥記錄、遺物和老兵證言等綜合分析核對敵我身份,但由於歲月久遠、分辨的線索有時很難尋找,不過鑒識團仍會綜合分析各種證據和專家一起確認。遺骸會被集中供奉在首爾顯忠院內的鑒識團鑒識中心,詳細分析遺骸的種族、年齡、身份、血型等,取遺傳信息和數據庫中的家屬信息進行比對確認身份。已確認身份的韓軍遺骨會被安葬在位於大田的顯忠院墓地,未確認的會暫時供奉在鑒識中心,3至4年後火葬移送至首爾顯忠院的忠魂堂。參戰的“聯合國軍”遺骸會移交相關國家,中朝軍人遺骸現在主要安置在坡州的“朝鮮和中國士兵墓地”。
鑒識團負責人介紹説,從2000年至2012年12年間,鑒識團共發掘出遺骸8010具,其中韓軍6996具、朝鮮軍616具、中國志願軍385具、“聯合國軍”13具。同時獲得了2.3萬多遺屬的遺傳信息採樣,共確認遺骸身份81人。2013年鑒識團在韓國全國69處發掘地點進行了發掘,具體情況仍在統計,預計發掘遺骸會超過1000具。
坡州墓地現由韓國國防部管理,墓地總面積5204平方米,共安葬著1102具朝鮮和中國軍人遺骨,其中有中國軍人367名。墓園整齊肅穆,石質墓碑排成一列,面向北方,每塊墓碑上還鐫刻著安葬的序號和安葬日期以及最後戰鬥的地點,志願軍墓碑上刻著中文和韓文,朝鮮軍人則只有韓文,不過所有墓碑的姓名處都刻著“無名人”。 鑒識團負責人介紹説,負責管理的士兵在清明和中秋會來墓地除草清理。2007年之後,發掘的遺骸逐漸增多,一塊墓碑通常寫著二三十人,甚至有一塊墓碑上寫著81人,對此鑒識團負責人解釋説,所有的發掘和安葬都是按照《日內瓦公約》精神執行,因為後期發現的遺骸並不完全、比較零散,所以葬在了一起,但是每具遺骸都有獨立的編號,不會搞混。在暫時安葬和移靈時,鑒識團都會舉行相應的儀式,向每位戰士致以最大的敬意。該負責人稱,遺骸發掘工作已于19日正式開始。遺骸的清洗和乾燥需要2至3個月的時間,此外還需對遺骸、遺物等進行整理並收殮入棺,這也需要數月時間。鑒識團負責人説,雖然發掘現場大都是深山野谷、交通不便,但為了日漸年邁的家屬,鑒識團會加緊推進發掘鑒識工作,讓每一位逝者都能安息。
此次並非韓國第一次歸還中國志願軍遺骸。韓國曾于1981至1989年間通過朝鮮向中國歸還過42具軍人遺骸,並於1997年再次歸還1具。
坡州墓地附近的當地村民稱,這裡埋葬的都是些年輕人,戰爭已經過去,希望這些孩子能早日回歸故土。記者的韓國朋友稱,管理這些墓地的是當年戰場上你死我活的敵人,他們都能盡棄前嫌,普通人更應該珍視現在的和平。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