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擬巡訪南太平洋島國 欲牽制中國海洋活動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30日決定,將從2014年起,在未來2年時間內完成對“二戰”末期的激戰地南太平洋島國進行巡訪的計劃。

 

日本《産經新聞》12月31日報道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30日決定,將從2014年起,在未來2年時間內完成對“二戰”末期的激戰地南太平洋島國進行巡訪的計劃。報道稱,此次訪問將成為繼1985年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訪問斐濟後,時隔29年,日本現任首相再一次對南太平洋島國的出訪。

 

報道分析稱,這顯示出安倍對告慰日本戰歿者、強化遺骨收集工作的強烈意願。同時,安倍政府還考慮將參加2014年在帕勞召開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IF)首腦會議等相關事宜。

 

據了解,日本在海外的戰歿者約有240萬人,其中,有近50萬人集中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和關島、所羅門群島等南太平洋地區,這些地區全部都是舊日軍和美軍激戰地,當地也建有許多日本戰歿者的慰靈碑。

 

2005年,日本天皇和皇后開啟“慰靈之旅”,訪問了塞班島。據日本外務省統計,1985年時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曾以告慰戰歿者亡靈為目的,訪問了斐濟和巴布亞新幾內亞,他也成為了最後一位訪問太平洋島國的日本首相。

 

《産經新聞》還透露稱,“安倍26日首次參拜靖國神社後,表達了對戰歿者的尊崇之意”,從而計劃從2014年起分批次對埋有日本戰歿者遺骨的南太平洋各島國進行巡訪。

 

據悉,安倍訪問太平洋島國時,將積極推行其經濟援助政策,向有關國家提供政府開發援助(ODA)。而對於PIF首腦會議,日本曾派副首相參加過“區域外國家間對話”,安倍也將於2014年親自參加太平洋島國論壇(PIF)首腦會議,以期望強化日本的影響力。

 

《産經新聞》在報道中特別提到,中國將在南太平洋地區召開“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開發合作論壇”,強化對各個國家的經濟支援,並加強中國海軍在太平洋的活動。報道進而分析認為,安倍選在這一時間點訪問該地區,另一個目的就是要牽制中國的海洋活動。

 

太平洋島國論壇(PIF)成立於1971年,當時稱“南太平洋論壇”,共擁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帕勞等南太平洋16個成員國,主要負責在政治、經濟、安全保障領域開展廣泛的合作。2000年10月改稱“太平洋島國論壇”,並在斐濟設有事務局。

 

安倍上臺以來,在對華關係上玩弄兩面派手法,接連採取損害中日關係大局、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錯誤行動,此次又變本加厲,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和嚴正交涉,執意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公然背棄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原則和精神,嚴重破壞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其所謂重視發展對華關係,希望與中國領導人對話的虛偽性暴露無遺。中國外交部12月30日發表嚴正聲明指出,安倍事實上自己關閉了同中國領導人對話的大門,中國人民不歡迎他。安倍現在要做的是向中國政府和人民承認錯誤,改弦更張。(實習編譯:張勇 審稿: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