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鯤鯓平安鹽祭
編輯: 海峽飛虹 | 時間: 2013-12-05 09:51:13 | 來源: 海峽飛虹 |
雲嘉南的鹽業歷史早在明鄭時期即在西南沿海地區奠下了深厚的基石,從引進海水到蒸發、日曬、結晶的過程,動作繁複且技巧高深。台灣340餘年來的曬鹽産業,不僅曾是台灣産業的大宗,亦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也是不可欠缺的民生物資。西元2002台灣雖然結束了338年的曬鹽産業,然而雲嘉南濱海風景區管理處轄區內獨特的鹽田景觀,所孕育出的鹽産業文化與鹽村生活寫照風光,卻留下豐富且令人追憶的文化資産。
每年當時節從楓紅轉入寒冬之際,正是南台灣沿海風力強烈、雨量稀少,適合曬鹽的理想季節,一系列精采可期的活動以「鹽」為主軸,結合當地傳統的王爺信仰總廟"南鯤鯓代天府"及鹽民的原鄉-北門,作為活動的出發點,藉此希望能讓大家重新回味,體驗台灣西南濱海地帶獨有的鹽業歷史與鹽田風光。
新聞推薦
- 賴清德“團結十講”被爆改偷摸進行 輿論質問“怕什麼”2025-07-17
- 跨越山海的戰火情誼——回望中國抗戰時期的世界印記2025-07-17
- 中馬互免簽證協定正式生效!中國護照“含金量”不斷上升2025-07-17
-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中國市場仍是企業維持全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2025-07-17
- 上半年成績單的含“金”量和含“新”量2025-07-17
- 《自然》網站:中國AI模型“又一個DeepSeek時刻”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