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路邊空氣污染惡化 中環車多15年來空氣最污濁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1-11 15:55:19 | 來源: 新華網 |
中新網1月11日電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香港路邊空氣污染惡化,有環保團體分析,去年中環路邊監測站的二氧化氮濃度,創15年有紀錄以來新高,較世衛標準超出2倍,估計或與中環汽車流量增加有關,3個路邊監測站錄得的二氧化氮水準,較一般監測站高1倍,反映車輛廢氣為污染主要“元兇”。團體促下周公佈的《施政報告》提出可持續發展的運輸政策。
“健康空氣行動”按環保署空氣監測站資料分析,發現香港去年全年空氣質素較前年惡化,除了塔門,全港14個監測站錄得的二氧化氮、懸浮粒子、二氧化硫及臭氧指數,均超過世衛全年平均標準,當中路邊二氧化氮水準,是有紀錄以來第二差;中環路邊監測站的二氧化氮濃度,達每平方米126微克,較世衛標準多2倍,創15年新高;葵涌一般監測站的二氧化硫,每平方米24微克,超標4倍,是近5年新高。
項目經理馮建偉估計,中環路邊監察站的二氧化氮濃度創新高,主因是中環的交通流量一直未有改善,而老舊柴油車每年都進一步老化,污染物排放或增加,相信未來數年情況或會擴散至其他車輛較多的地區,直至2016年所有老舊柴油車被淘汰,情況才有望改善。
馮又指,二氧化硫指數能反映船舶污染,去年所有監察站錄得的數字均超出世衛標準,而貨櫃碼頭所位處的葵涌更是全港之冠,他擔心啟德郵輪碼頭啟用,將使九龍東的空氣質素惡化,建議特區政府應立法規定來港遠洋船隻轉用低污染燃油、興建供電系統及立法制定粵港排放管制區。
行政總裁鄺芯妍表示,空氣污染問題不容忽視,單靠環境局的減排政策,未能改善情況,雖然去年《施政報告》已落實逐步淘汰老舊柴油車,需時較久,“遠水不能救近火”,促請運房局定下可持續發展的運輸政策,例如設立規範所有車輛的低排放區、制訂嚴格的檢驗和維修標準,並定期報告更換柴油車進度。
此外,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批出約114億元的撥款,供環保署分階段強制淘汰約8.2萬輛歐盟四期以前的柴油商業車輛,將於3月1日起推出特惠補償計劃。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