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將流浪牛互調住所 部分牛致病致瘦引關注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1-18 19:49:38 | 來源: 新華網 |
香港明報圖
中新網1月18日電據香港《明報》報道,目前香港有逾1200頭流浪牛,為解決流浪牛阻塞交通及滋擾民居的問題,香港漁護署去年11月把西貢和大嶼山的流浪牛互調住所,涉及50頭牛。“西貢護牛天使”發起人譚詩咏3個月前發現牛失蹤,向漁護署查詢,官員一直聲稱牛群在官方農場休養,直至上月才得知牛群已身在大嶼山。她早前到大嶼山尋牛,發現搬家後的牛比以往消瘦,由原本食草變成吃垃圾;一對小牛母子更因此骨肉分離,小牛懷疑患病。另有牛因搬家而健康差甚至“皮包骨”,情況令人擔心。
漁護署稱試驗 會平衡各方意見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近期發現西貢和大嶼山梅窩流浪牛數量已接近飽和,而且不少牛在公路上棲息,嚴重影響交通。諮詢生態顧問意見後,署方去年11月起,試行把部分已捕捉和絕育的流浪牛遷離原居地,把29頭牛從西貢遷往大嶼山石壁水塘附近,另將21頭牛從大嶼山遷至西貢萬宜水庫附近,減少對居民滋擾和由此發生的交通意外。
發言人稱,現時社會對如何處理流浪牛問題有不同意見,署方會平衡各方意見。
譚詩咏居於西貢沙角尾村多年,一直與居所附近的37頭牛朝夕相對,牛群與居民亦相安無事。去年她目睹一頭小牛出生的過程,5日後牛卻被車撞至重傷,最終人道毀滅,令她決意成立組織守護牛群。
官原稱暫住官方農場 後認搬牛
她接受訪問時表示,去年11月中發現大部分牛突失蹤,四齣尋牛卻屢尋不獲,遂向漁護署查詢,負責的官員稱因近期接獲大量牛阻路投訴,因此送它們往官方農場暫住。
其後一個多月,譚詩咏多次致電及以電郵向漁護署跟進牛的去向,對方均回復稱牛仍在農場休養。直至上周初,她在社交網站赫然發現,其中一頭“消失的牛群”出現在大澳。她再致電漁護署,對方始告知她,她家附近的37頭牛當中的29頭已于去年11月被遷至大嶼山石壁,另6頭在政府農場,2頭依舊居於西貢。署方強調,這是試驗計劃,但沒有交代為期多久。
“調牛離山”的措施,令一對牛母子骨肉分離,未滿1歲的小牛遷往大嶼山,與留居西貢的母牛分隔兩地。譚表示,未滿1歲的小牛仍未完全戒奶,母子過早分離會令小牛無法學習生存技巧。她上周在大嶼山找回小牛,發現其肚十分腫脹,已由漁護署接走,送往政府農場接受治療。
部分牛吃垃圾 身上牛蜱大增
除小牛之外,她根據牛耳號碼牌尋回多頭西貢牛,發現不少牛由以往只吃草,改變至會去垃圾站找東西吃,身形亦比以往消瘦。另外,部分牛身上牛蜱數量大增,令人擔心隨時會患上致命的牛蜱熱。
譚詩咏質疑“調牛離山”政策的成效,“難道西貢和大嶼山牛互換住所後,它們就不會再衝出馬路、阻礙交通?”她又批評,搬家後牛因生活在不熟悉的環境,四處遊蕩,走去沒有草或合適食物的地方,令其健康轉差。
“梅窩牛牛之友”主席何詩敏表示,其中一頭牛女,早前因生病被漁護署接走治病,原應送返原居地梅窩,最近從友人處得悉,牛女出現在大嶼山石壁,十分消瘦,只剩下“皮包骨”,質疑牛搬家後因不適應環境,健康情況急轉直下,已再被漁護署接走治療,情況令人擔心。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