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帶來一場美好的茶事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5-07-03 12:02:08 | 來源: 福建日報 |
燙壺、投茶、注水,動作舒緩、一氣呵成。茶葉舒展沉浮,茶香幽長。眾人圍坐,靜靜品茗。“在喝這第一衝、第二衝的茶時,我請大家先止語,靜靜地留出一些時間與自己相處,感受當下的愉悅、眼前的美好,用一杯茶湯滋養自己的心靈。”台灣中華茶藝家研究協會推廣老師洪微的茶與生活課近日在福州開課,給炎炎夏日帶來一抹茶香與寧靜。從茶葉的種植、沖泡到茶席的禮儀,洪微以在台灣10餘年的茶修經驗,引導大家走入不一樣的茶世界。
洪微出身於一個藝術世家,父親洪漢語是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前院長。從福州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後,洪微一直從事漆畫創作。1996年,她嫁到了台灣,開始拜師學習茶道、花道等。兩年前,為照顧年邁的父母,洪微在先生和女兒的大力支持下回到福州,並在三坊七巷創辦了三芳書齋。所謂“三芳”,即取芳草、芳花、芳香之意,她希望搭一座橋,把台灣的茶道、花道、香道老師請到福州,而選址三坊七巷,是希望讓老師們落地就能觸摸到福州的文脈,愛上這裡。兩年來,三芳書齋已陸續邀請了幾位台灣知名人士來福州授課,並策劃舉辦了“雅道清歡——東南拾趣集”香事/茶事體驗等多場活動。
南宋《夢粱錄》載:“焚香點茶,挂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中國古代文人雅士通過焚香、蒔花、品茗、聽音等風雅之道,撿拾日常,怡情養性。回到大陸授課,洪微特別高興看到有許多年輕人滿懷熱忱地來學習交流,重拾舊韻。“現在都市人的物質生活已經很富足了,茶不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更應上升到琴棋書畫詩香茶的層面。以茶入道,以道入心。”她告訴記者,在台灣,茶很少被當成社交的媒介,大家喝茶,更多是關注茶本身。而一個好茶人的養成,要通過走茶園、進茶廠、讀茶書、識茶器等一系列的嚴格訓練和考試,一場美好的茶事則是好茶與茶人的雙重演繹。
要沏好一壺茶,首先要認識它,了解它的成分和特點,還要懂得如何擇器、控溫、酌量、權時來泡好它。洪微常和學員説,一片茶葉經歷了採摘、製作等一道道工序才到了壺中,這是天地送給我們最美好的禮物,其中也包含著種茶人的汗水、制茶人的用心,泡茶人不能拿起蓋碗,用水隨便一衝了事。“司茶過程應升起對茶的恭敬心,全神貫注地泡好一壺茶。”洪微説。
長期以來,台灣的茶道形成了一套具有儀式感的儀軌:溫壺、置茶、注水、奉茶等,每一個步驟都有講究,蘊藏茶席之美。在三芳書齋,台灣的茶道老師認真傳授,借一盞茶在一方天地以心傳心。來自福州的學員小單告訴記者,自己經營著一家花店,以前花店辦活動前,她總是很緊張。在這裡學習茶道之後,每日她都會用心地給自己泡上一壺茶,借由這一芽二葉把心安住。如有朋友來訪,她待茶以心,待人以禮,也是最好的款待。
“只取幽閒不取奢”出自乾隆《玉泉山竹爐山房記》,也是洪微去年為福建博物院牽線舉辦的閩臺兩岸雅集茶會的主題。人在草木間,得閒而飲茶。洪微從台灣帶來一場美好的茶事,人們與手中這盞茶對話,也通過一杯茶湯找到自己。
相關新聞
- 2025-06-13全國四分之一的抹茶産自這裡 探訪“世界抹茶超級工廠”
- 2025-05-21國際茶日來“萬里茶道”的起點 赴一場茶香之約
- 2025-05-21“茶”字拆開,就是“人在草木間”
- 2025-02-24享受春日美景、品嘗“頭春”味道……“春日經濟”活力旺
新聞推薦
- “抗戰是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2025“文化抗戰川渝行”活動舉辦2025-07-03
- 首屆海峽兩岸六月六曬譜日活動在上杭舉行2025-07-03
- 交流交友交心,漢臺青創城市合夥人在武漢雙向奔赴2025-07-03
- “童年想娘,老年想家”——台灣老兵高秉涵的守望與盼望2025-07-03
- 從台灣帶來一場美好的茶事2025-07-03
- 全省首個臺生聯合培養項目在泉州啟動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