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基地落戶故宮博物院
|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1-27 16:09:53 | 來源: 北京日報 |
目前,我國博物館館藏文物腐蝕率超50%,每年用於文物保護的經費卻僅佔博物館業務經費的5%左右。為了緩解這一嚴峻現狀,中國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基地落戶故宮博物院。
近年來,國家文物局對全國館藏文物的腐蝕損失開展了專項調查,發現目前全國共有50.66%的館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損害。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坦言:“如果博物館業務人員在工作中不慎打碎一件珍貴瓷器,將是重大的文物損壞事件,但是大量珍貴文物藏品在無聲無息中走向損毀,卻始終未能引起足夠重視。”
面對如此嚴重的文物腐蝕損失狀況,目前用於博物館藏品保護的經費卻僅佔博物館業務經費的5%左右。此外,由於存在科學研究基礎設施不完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不適應等問題,大量實用技術停留在一般性應用層面,而高新技術的引進和利用顯然不足,導致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的發展難以適應文物保護事業的需求,更缺少能夠承擔中國文物藏品科技保護的國家基地。
今後,正在建設中的故宮西河沿文物保護綜合業務用房和北院區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平臺將共同構成中國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國家基地。按計劃,這個基地會支持和鼓勵國內外高等院校、科學研究機構等一切可以為中國文物藏品保護提供支持的社會力量,平等參與承擔科技保護計劃和項目。目前,西河沿文物保護綜合業務用房已經開工建設,建設規模為13000平方米。而在故宮博物院北院區的建設方案中,規劃有20000平方米的文物藏品科技保護設施,並配套建設10000平方米的臨時庫房。數量眾多、體量較大的文物藏品,諸如明清地毯、古代傢具、武備儀仗、車馬轎輿、宮廷燈具、生活用具、西洋鐘錶、古建藏品等,都可以在這裡得到系統地保護修繕。(記者 劉冕)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開放的中國:堅持開放合作 互利共贏2025-11-05
- 傳統文化生動“破圈”撬動消費澎湃活力2025-11-05
- 臺胞來大陸不但很便利,而且很安全2025-11-05
- 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在上海舉行2025-11-05
- 2025年台灣美食文化嘉年華在天津市和平區舉辦2025-11-05
- 年度最大“超級月亮”來了!今晚記得抬頭看2025-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