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大洋鑽探從香港啟航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1-28 15:24:51 | 來源: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 |
由我國科學家主導的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349航次1月29日從香港出發,到南海進行為期六十二天的大洋鑽探任務。1月25日至28日,執行本航次的“決心號”深海鑽探船在香港停靠,中國IODP辦公室在港舉辦了“新十年大洋鑽探與中國的深海研究”學術會議,並組織香港科學家及青少年學生上船參觀。有關活動反響熱烈,共有120多位香港學者參加學術會議,270多名學者和青年學生參觀鑽探船。
IODP349航次利用美國“決心號”科學鑽探船,南海工作站位主要由中方科學家設計,海上調查工作則由中、美雙方共同負責。中方由同濟大學李春峰教授任首席科學家,美方由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林間教授任首席科學家,參加本航次的科學家共31人,其中中國科學家13人。
大洋鑽探集中世界各國深海探測的頂尖技術,在幾千米深海底下通過打鑽取芯和觀測試驗,探索前沿科學問題。此航次計劃在南海水深4000米左右的深海盆完成三個鑽孔,總進尺約4000米,將首次鑽取南海形成時期的玄武岩樣本,揭示南海的形成過程和特色,確定南海形成的準確年齡,檢驗引發南海擴張的各種科學假説,分析相應的地質構造運動。
中國2013年10月成為“國際大洋發現計劃”的“全額會員”,中國從今年起成為“全額成員”,顯著提高了我國的參與力度。李春峰教授表示,IODP349航次成功實施,在學術意義之外,對我國深海資源勘探、深海科技能力建設等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聞推薦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週年招待會在京舉行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2025-09-30
-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在京隆重舉行 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2025-09-30
- 外交部:敦促有關國家停止為“台獨”分子活動提供平臺2025-09-30
- 國際銳評丨越是挑戰重重 越要堅守聯合國理想2025-09-30
- 兩岸觀察:逐漸被美國吃幹榨盡 台灣該何去何從?2025-09-30
- 海軍戚繼光艦、沂蒙山艦抵達香港組織艦艇開放活動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