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找到自閉症致病成因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4-01-28 14:53:27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網台北電 台灣科研工作者日前公佈一項研究成果:突變基因導致腦部特定神經回路異常是自閉症的成因。
這項研究還證實,治療肺結核的抗生素,可以彌補突變基因帶來的問題,能有效改善患類自閉症小鼠的異常行為,未來可望用於臨床治療。
以往的研究只知道自閉症源於早期神經系統發育異常,但不清楚是哪一特定神經回路。因此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神經科學》。
台灣目前約有一萬多自閉症患者。“中研院”研究員薛一蘋和團隊研究基因“TBR1”多年。他們在小鼠實驗中發現,專門控制大腦皮質和杏仁核的TBR1一旦突變,會讓小鼠缺少連接左右腦杏仁核的神經回路“後段前連合”,導致訊息無法正常傳遞。
由於杏仁核掌控社交活動、情緒反應等,TBR1異常的小鼠,出現類似自閉症的行為。
研究也發現,TBR1控制其他15個自閉症致病的基因,這群基因利用相似的方式左右腦部認知和社交行為。
薛一蘋表示,雖然TBR1突變,造成神經用來溝通的“離子通道”數量少、無法改變,但治療肺結核的抗生素“D-環絲胺酸”可提升離子通道的活性,改善病情;自閉鼠注射此抗生素後,行為變得和正常鼠差不多。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越南媒體發表署名文章2025-04-14
- 連發六大“靈魂拷問” 外交部駁斥美官員對華攻擊抹黑言論2025-04-14
- 海關總署針對中美貿易局勢最新回應2025-04-14
- 商務部回應美方豁免部分産品的“對等關稅”2025-04-14
- 數讀中越合作成就2025-04-14
- 兩岸和合,愛跨山海!無錫靈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開幕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