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年俗之:拜大年
編輯: 劉燕楓 | 時間: 2014-01-31 16:48:51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指新年拜家中尊長及到親友處祝賀,是人們相互走訪祝賀春節,表示辭舊迎新的一種形式。柴萼的《梵天廬叢錄》解釋説:“男女依次拜長輩,主者牽幼出謁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我們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幼者並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壓歲錢)熱情款待之。
中國拜年的習俗行之已久。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到近代,拜年的方式變得多種多樣。既有用賀年片來拜年,又有互相登門道賀,也有的是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祝賀的“團拜”。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商務部回應美方宣佈對等關稅: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2025-04-03
- 泉金“小三通”客運碼頭首設族譜對接尋根諮詢服務2025-04-03
- 進逼!懾封!毀癱!鎖控!“台獨”作妖引天火2025-04-03
- 千年歌圩唱“潮音”——從“廣西三月三”看傳統節慶激發新活力2025-04-03
- 廈門湖裏:台灣人才工作者“鬥陣”來培訓,人才引育技能UPUP!2025-04-03
- 東部戰區發佈軍事行動主題海報《毀癱》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