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中俄合作不受國際形勢變化和外部因素影響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0-11 10:28:28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電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在《俄羅斯報》發表署名文章《讓中俄友好合作之路越走越寬》。李克強在文中指出,中俄兩國人民在歲月的長河中結下了真摯的友誼。雙方這種有深厚感情為基礎的合作,是長期、穩定和戰略性的合作,不受國際形勢變化和外部因素影響。
李克強指出,中俄貿易額去年已達到近9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一大批戰略性大項目正在順利推進。兩國建立了“長江中上游—伏爾加河流域”合作機制。雙方還制定了包括150多個投資、人文優先項目的合作規劃,這將為兩國企業和人民帶來福祉。
李克強表示,兩國民眾每年往來人數已達到300多萬人次。俄羅斯西起聖彼得堡、東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國北起哈爾濱、南到三亞,兩國廣袤土地上的多個城市間都開通了直飛航線,而且還在不斷增加。
李克強指出,中俄關係現在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我們不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是互利共贏的夥伴。我這次訪俄,就是要為中俄全方位戰略合作再加一把勁,把兩國高水準的政治關係優勢轉化為更多看得見、摸得著、惠及雙方人民的實際合作成果。
“我們要抓住機遇,利用好兩國改革發展帶來的巨大紅利,擴大利益交匯點,深化各領域合作,建立更加緊密的經濟聯繫。”李克強在文中説道。
李克強説,訪俄期間,我將同梅德韋傑夫總理一起出席第三屆國際創新發展論壇,希望與包括俄方在內的多國科學家、企業家共同探討創新促進發展之道。中國作為論壇唯一夥伴國,將舉行多場配套活動。明年中國還將作為主賓國參加第六屆俄羅斯國際創新工業展。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大幅增加科技創新在雙方合作中的比重。
李克強強調,我們要以開拓創新的精神,開展聯合研究開發,聯合推廣運用,聯合生産製造,合作領域向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生物制藥、信息技術、金融服務等領域拓展,使我們的合作道路更寬、程度更深、為各自國家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綜合國力助力。(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