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講述兩岸首部民間合作舞蹈《鼓神》背後的故事

她自稱客家“女漢子”,在她的倡導與堅持下,一部以閩臺民俗技藝“陣頭鼓”為主體的舞劇,首次在兩岸間得到合力演繹與創新,開啟了兩岸藝術創作的新篇章——

 

被擂動的藝術合創之光

 

——兩岸首部民間合作舞蹈《鼓神》背後的故事

 

黃秀珍在耐心指導《鼓神》中雙人舞的每一個動作

黃秀珍在耐心指導《鼓神》中雙人舞的每一個動作。李向娟攝

 

東南網10月23日訊陣頭是閩南地區及台灣地區民間廟會喜慶不可或缺的民俗曲藝之一。看過台灣影片《陣頭》的觀眾,一定對片中蒼勁有力、跌宕起伏的鼓聲記憶猶新。去年,以“陣頭鼓”為主體創作的首部兩岸民間合作舞蹈《鼓神》,捧回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在海峽兩岸間引起了不小震動,而促成此次合作的黃秀珍也備受各界關注。

 

在這部兩岸合力之作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它給兩岸藝術創作帶來了哪些新變化?連日來,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訪。

 

七個戰鼓牽出的一段舞緣

 

老天有時喜歡開玩笑。年輕時,黃秀珍唱跳表演都很拿手,可最終卻沒能走上專業演員的路子。從省藝校山歌劇班畢業後,她被分配到工會工作,但出於對藝術的熱愛,她始終沒有放棄對舞蹈的追求,多年後進入了專職編導行列。

 

如今,黃秀珍已是廈門思明區文化館的藝術總監、舞蹈編導。身為永定人,她自稱客家“女漢子”,忘我投入時,一個月才回家一次。這些年,她編創的作品拿回了一個又一個獎項。而《鼓神》最初的靈感,來源於一次對台中偏鄉的參訪。

 

“那天,在空曠昏暗的廣場上,突然傳來咚咚咚的鼓聲,時而低沉、時而激昂,似乎要釋放出所有的力量。”黃秀珍回憶説,她見過無數次的擊鼓,卻是頭一回被這樣的鼓聲打動了,“原來鼓可以擂成這樣,可以有這麼強的感染力”。當時,她心中産生了一個念頭:“把台灣陣頭鼓表演請到廈門來。”

 

2011年6月,參與電影《陣頭》而聲名大噪的台灣九天民俗技藝團,受邀來廈參加鄭成功文化節,激昂的鼓聲響徹鼓浪嶼。“兩岸演員在鄭成功雕像下共同表演,有陣頭擊鼓,又有仙女跳舞,那樣的畫面真好美。”九天民俗技藝團團長許振榮被震撼了。

 

此後,黃秀珍在其擔綱總導演的廈門保生慈濟文化節上,再次力薦九天民俗技藝團前來參演。這一回,九天民俗技藝團給思明區文化館送來了7個戰鼓。“用這7個鼓,我能做什麼?”黃秀珍尋思著:“陣頭鼓是閩臺共有的民俗技藝,如若能共同創作將是一次創新。”

 

2012年5月份,黃秀珍接到了參加中國藝術節“群星獎”比賽的通知,這讓她萌生了與九天民俗技藝團合作參賽的念頭。她的提議立即得到許振榮的贊同,《鼓神》之作一拍即合。

 

深度交流的絕佳範例

 

不過,《鼓神》作為兩岸民間文藝合作的範例,並非從頭到尾都輕輕鬆鬆地無縫對接。由於兩個團隊分散兩地,從最初合作方案的撰寫到最後演出形式的確認,都基本依靠郵件來交流。“要不是雙方隊員把專業精神發揮到極致,不會有這麼出彩的效果。”黃秀珍嘆道。在申報“群星獎”的3000多項作品中,《鼓神》最終進入了復賽。

 

為了迎接復賽,黃秀珍帶著領舞師蕾赴臺,與九天隊員鄭子墉排練雙人舞。而在青島復賽前一週,《鼓神》的14名演員才第二次合作排練。平時沒有機會在一起,難得有時間一塊排練,兩岸14名演員抓緊時機練習。有時,在酒店大堂的走廊上,有時,在運道具的車庫裏……就這樣,《鼓神》過關斬將挺進了決賽。

 

決賽前,《鼓神》團隊還專門赴台中公演。“當時偌大的廣場上,人山人海,台灣鄉親的歡呼聲、吶喊聲,讓我至今難忘。”見識到台灣鄉親的熱情,更堅定了黃秀珍合創舞劇的信念。

 

去年10月,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舞蹈門類作品決賽中,這個歷時2年創作的合創舞蹈《鼓神》,以鏗鏘有力的鼓點和震撼全場的氣勢,贏得了滿堂彩,並獲得該門類“群星獎”的金獎。

 

“真的好意外,想不到我們業餘隊還能打敗專業隊。”原來,黃秀珍所帶領的廈門星海舞蹈團只是業餘舞蹈隊,隊員們都是利用閒暇時間來排練,克服的困難可想而知。

 

有專家評價,《鼓神》是以舞蹈詩的形式、“陣頭鼓”的載體,演繹了兩岸以海為生的共同信俗和人文情懷,這種鼓與舞的結合也擂動了兩岸藝術合創之光。

 

許振榮則表示,此前台灣文藝團體更多是應邀赴大陸演出,此番與大陸同行合作參演參賽,是兩岸文化交流走向更深層次的一次絕佳範例。

 

採訪結束時,黃秀珍告訴記者,最近她又忙起來了,將帶著一群年屆花甲的母親級隊員,演繹她新創作的台灣少數民族舞蹈《牽》,衝刺年底的福建音樂舞蹈節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