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在第十七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全文)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1-14 09:59:13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網內比都11月13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13日下午在緬甸內比都出席第十七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併發表講話。講話全文如下:
在第十七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
(2014年11月13日,緬甸內比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尊敬的吳登盛總統,
各位同事:
很高興出席10+3領導人會議,與各位共同商討和規劃東亞合作的未來。感謝吳登盛總統和緬甸政府為會議所做的精心準備和安排!
當前,國際形勢處於複雜變化之中,地區熱點和局部動蕩仍在升溫,恐怖主義成為全球性挑戰,埃博拉疫情擴散令人擔憂。全球經濟正經歷深度調整,發達國家經濟復蘇步伐不一,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值得慶倖的是,東亞仍然保持總體和平穩定,經濟增長勢頭並未受到根本影響,區域合作進程持續向前推進。今年東亞發展中國家經濟有望保持較高增速,繼續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東盟十國與中日韓三國地緣相近、經濟互補、文化相通,17年來10+3合作從無到有,不斷成長,有力地促進了東亞一體化進程。去年,各方通過了《2013-2017年10+3合作工作計劃》,就24個重點領域務實合作進行了科學規劃。今年,清邁倡議多邊化(CMIM)協議修訂稿正式生效,10+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升級為國際組織,為本地區金融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10+3大米緊急儲備機制不斷完善,讓遭受自然災害的國家切實受益。這些成績和進展,印證了10+3在東亞合作中的主渠道地位,表明瞭10+3在促進地區穩定、推動區域融合、共同應對挑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二東亞展望小組(EAVGII)報告》評估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梳理出25項優先建議,在此我宣佈,中方願牽頭落實東亞互聯互通、貿易投資和扶貧等三項建議。
東亞國家的發展,與總體和平穩定的地區環境密切相關。沒有和平穩定,東亞永無振興之日。地區國家應切實做到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摒棄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共同管控好矛盾與分歧,絕不能因為這些問題的干擾使東亞失去發展的歷史機遇。因此,堅定維護和平穩定的大環境,是地區各國的共同利益所在。中國願與東盟國家商談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我們主張朝鮮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和東北亞的長期和平穩定,支持各國繼續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分歧。我們主張有關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通過對話與協商和平解決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爭端。
在此基礎上,地區各方應繼續加強協調,牢牢把握互利合作的大方向,開展相關領域務實合作,朝著東亞共同體的目標穩步邁進。這裡,我願就加強10+3合作提出幾點意見:
第一,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過去十多年中,亞洲區域內貿易規模從1萬億美元擴大到3萬億美元,已達到區域各國貿易總量的一半,建立一個開放公平的區域貿易投資環境乃大勢所趨。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已正式啟動,中韓自貿區已結束實質性談判,“中日韓投資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取得積極進展。10+3國家經濟融合度高,我們應加強協調,在區域自貿安排中發揮引領作用,靈活務實推動RCEP談判如期在2015年底前完成,建成東亞地區最大自貿區。中方倡議明年與馬來西亞聯合舉辦東亞投資高層論壇,歡迎各國參與。
第二,提升區域金融合作水準。當前,東亞經濟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一些國家的量化寬鬆政策已影響到地區金融穩定。10+3國家要加強財金合作,著力提升清邁倡議多邊化可操作性,充分利用新增預防性貸款工具,應對潛在的短期流動性困難。完善10+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治理結構,逐步建立區域高效監管協調與預警機制。進一步擴大本幣互換的規模和範圍,擴大跨境貿易本幣結算,加強清算機制建設。
第三,密切地區互聯互通。互聯互通是區域合作的基礎。中方願與日韓加強協調,發揮在資金、技術和人才方面的優勢,同東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議中日韓三國與東盟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加強溝通,探討制定“東亞互聯互通總體規劃”。中方將繼續辦好10+3互聯互通研討會,願出資3000萬元人民幣建設好東亞海洋合作平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正加快進行,將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一道,為亞洲特別是東盟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融資作出積極貢獻。這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中方宣佈成立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優先支持互聯互通建設。
第四,深化民生領域合作。亞洲發展的不平衡性較為突出,縮小差距、減少貧困、改善民生是地區國家面臨的首要任務。《第二東亞展望小組報告》將消除貧困作為10+3優先合作領域,中方深表贊同。中方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並提供1億元人民幣,開展鄉村減貧推進計劃,建立東亞減貧合作示範點,並願于明年向東盟欠發達國家提供30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各方應加強農業技術交流和糧食安全合作,完善10+3大米緊急儲備機制,努力讓東亞實現“人皆有食”。
第五,擴大人文交流渠道。國家間友好的基礎在於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中方建議探討成立中日韓三國分設的東盟中心的定期交流機制。中方支持繼續開好10+3文化、教育、新聞部長會,繼續舉辦東亞商務論壇、“雙十萬留學計劃”、青年科學家交流等項目,希望各方儘快簽署《10+3旅遊合作諒解備忘錄》。明年中方願在亞洲區域合作專項資金中安排650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本地區交流合作項目。
第六,加強公共衛生合作。埃博拉疫情對全球公共衛生已構成嚴峻挑戰,疫情走向還不確定。建議10+3國家衛生機構在防控埃博拉疫情方面加強溝通合作,在此基礎上積累經驗,共同推進完善10+3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各位同事!
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為世界所矚目,也為東亞帶來了發展機遇。今年以來,國際經濟復蘇進程波折不定,中國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我們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定力,主動作為,繼續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強力推改革,巧力穩增長,大力調結構,著力惠民生,實現了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GDP增長7.4%,就業完成全年任務,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服務業比重進一步上升,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催生,正在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隨著一系列創新、轉型、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實到位,全年能夠實現7.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
明年,受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和各種矛盾交織作用的影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變,正處於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發展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很大,完全有條件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適時適度預調微調,著力在改革創新、提質增效上下功夫,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充分發揮廣大勞動者的聰明智慧,形成新的發展動力,推動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準邁進,繼續為東亞地區各國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東亞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東亞實現繁榮穩定是人民之福,東亞如動蕩不安將是各國之痛。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東亞人終究要在同一塊大地上繁衍生息,在同一片田野上耕耘收穫,只有真誠相待、互幫互助、同心合力,才能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美好生活!
謝謝大家!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