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中國貢獻”有多少?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1-24 09:47:29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網北京11月17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剛剛結束的布裏斯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傳來一條讓國人關注的消息:中國將主辦2016年G20領導人峰會。應當説,這是中國對G20這一全球經濟治理平臺又一新的貢獻。
當然,中國對G20的貢獻遠不止於此。誕生於國際金融危機後的G20峰會,一直以協調各國宏觀經濟政策、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為己任。而中國經濟增長,正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讓我們用數據説話。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率雖然有所下滑,但7.5%的“新常態”,足以讓美日歐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羨慕不已。正如習主席所説,中國經濟“每年增量相當於貢獻了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並且在未來將為世界經濟創造更多的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和增長機遇。
我們可以大聲説,中國是G20全面增長戰略的最大貢獻者之一。硬實力帶來影響力。世界除了需要中國繼續拉動全球經濟增長,也希望更多地聽到中國聲音、中國方案,希望中國對G20未來發展,對如何推動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出更多的中國智慧。
今年G20峰會的主題就是“經濟增長、就業與抗風險”,並明確提出了未來5年在現有政策水準上額外增長2%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易事,這意味著要為全球經濟創造超過2萬億美元財富,並增加數百萬就業崗位。很顯然,中國的貢獻必不可少。
為推動G20全面增長戰略的實現,習主席專門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創新發展方式,二是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三是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這些建議,既著眼于當下又放眼未來,體現了大國的高瞻遠矚和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並切實履行成員義務的責任與擔當。
認真研究這三點建議,就會發現其思路和內涵與中方在APEC北京會議上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增長的規劃一脈相承,相互呼應。除了繼續推動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外,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拉動效應、重視互聯互通在開闢新增長點時的重要作用,是核心主張之一。
由此,習主席明確提出:“我們支持二十國集團成立全球基礎設施中心,支持世界銀行成立全球基礎設施基金,並將通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途徑,為全球基礎設施投資作出貢獻。”
此外,習主席還在峰會期間的不同場合發言,宣佈了一系列中方將採取的具體措施,包括中國將採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公佈特殊標準、將定期發佈石油庫存數據、將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並重申計劃2030年左右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這一系列的重要承諾,儘管具體內容和影響各不相同,但都體現了中國對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主動承擔與自身國情、發展階段和實際能力相符的國際義務的決心和信心。
實事求是地講,G20峰會誕生之初,確實採取了一些應急措施力挽狂瀾。但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轉折的關鍵時期,G20的發展同樣面臨著“集體轉型”的問題,即如何由危機應對的短期行為轉變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長效機制?
G20需要樹立遠大的目標。正如習主席所説,讓G20真正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全球增長的“催化器”、全球經濟治理的“推進器”。當然,G20要實現這一目標,還任重道遠。(記者:田帆 陳贄,編輯:魯豫)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