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京劇藝術節取消獎項評選 解碼不跑獎的京劇節

壯士斷腕推以評代獎

一劇一評析創作得失

 

11月10日至22日,由文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七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在天津市舉行。

 

有句老話,“北京學戲、天津唱紅、上海賺包銀”。天津是戲曲與曲藝藝術的大碼頭,這裡的父老鄉親認可了,學藝之人才有足夠底氣天南海北地跑碼頭。中國京劇藝術節自1995年創辦以來,此番是第二次來天津,天津戲迷的內行、熱情與包容,讓諸多參演者情不自禁地愛上了這座城。

 

與往屆中國京劇藝術節相比,本次京劇節亮點頗多。參演的表演團體覆蓋面廣:33個院團來自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台灣地區,有中直院團、地方院團,也有民間劇團和戲曲院校。匯集的名家多:活躍在演出一線的名家與青年翹楚幾乎悉數登場。參演劇目數量多、種類多:25台參演劇目及一台摺子戲組合,5台祝賀演齣劇目。惠及觀眾數量多:10到80元的低票價及每日贈票,吸引了10余萬觀眾,體現了“京劇藝術的盛會,人民群眾的節目”這一辦節宗旨。

 

而最為戲劇界乃至社會關注的亮點,則是首次“以評代獎”——取消沿襲多年的獎項評選,代之以在13天裏舉辦28場研討會。這包括每天2至3場的“一劇一評”:23名國內著名戲曲理論家、評論家、導演、表演藝術家等頭天看戲,第二天與主創團隊面對面評析創作得失。此外,還有兩場以京劇藝術的傳承發展等話題為主的大型專家研討會。

 

這一被戲曲評論家傅謹稱為“壯士斷腕”的舉措,跳脫出相對小眾的戲劇領域,為更多人所稱讚、關注。

 

創作易被評獎節奏驅趕

浪費人力財力傷害藝術

 

京劇節為何“以評代獎”?京劇表演藝術家、河北省京劇院名譽院長裴艷玲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評獎的癥結所在:“為了一個人,排了一齣戲,演不了幾回,拿了一個獎,最後一個大釘子把獎高高挂起。”

 

設置獎項的初衷,本應是保護、推動創作,但多年來創作與評獎的互動效果卻事與願違,往往是為了評獎而評獎,忽視了藝術本身的規律。

 

為評獎而評獎,創作易成為“隱性”的政績工程,導致許多參與評獎的作品成了“命題作文”。這類作品往往違背藝術創作規律,難以被演出市場接受,遑論成為日後的保留劇目。

 

創作也易被評獎的節奏驅趕,常常是一個作品尚未細細打磨,就又投入到新一輪劇目的創作中。如此往復,容易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對於急需經濟保障的傳統表演藝術而言,這種浪費格外刺目。

 

在這些浪費中,最致命的是人才的浪費。得獎與否往往與演員的職稱等現實待遇相掛鉤,一次與獎項的失之交臂,帶來的很可能是一個苗子演員就此被冷落。

 

福建省藝術研究院院長王評章則看到“院團委約制”對人才的潛在傷害。翻看各地舞臺表演藝術展演或評獎目錄,不難發現,諸領軍人物多次出現在不同的主創團隊中。“人才可以助劇團得獎,但過度委約也可能造成對其才華的浪費:因其難有精力和時間去做自己最感興趣、最想探索的東西。”

 

為了評獎而創作、演出,不利於培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傳統戲曲演出市場;獎項競爭強者勝,容易進一步拉大國家級院團和地方院團生存環境與藝術水準的差距,擴大地區之間的不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中國京劇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舉辦的首次全國性京劇藝術活動。此時,提倡簡樸、反對奢靡的良好風氣已投射在舞臺表演領域,如晚會數量減少、企業包場演出減少等。京劇節以評代獎,是節儉之風的延續。此前不久,已有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展演取消評獎。

 

板子不能都打在評獎上

傳承戲曲還需全身調理

 

針對日益突出的評獎副作用,以評代獎是“對症下藥”,把人心從“跑評委”“跑獎項”收攏到創作本身,同時直接推動評創交流,可謂收效明顯的“局部用藥”。“既展示我們的藝術水準,又得到評論家‘一對一’的專業點評,收穫很大。”陜西省京劇院院長張平業説出了很多院團的心聲。

 

包括京劇在內,傳統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有待加強是事實,但若將板子都打在“評獎”的身上,則有失公允——評獎可在體制機制完善後繼續進行,傳統戲曲更需要的還是全身調理。

 

如何調和重點院團“人才積壓”和地方院團“人才匱乏”之間的矛盾,培養出更多優秀演員,就是當前京劇藝術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生源日漸縮小的情況下,多數優秀人才心儀的是屈指可數的幾家京津滬院團。但大院團因人才聚集,登臺機會少,而地方院團則往往會把苗子演員當做臺柱子來培養。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獲獎者、優秀老生演員馮冠博選擇加入貴州京劇院有限責任公司,他的藝術成長在本屆參演劇目《黔人端棻》上一覽無余。

 

“如今大院團人才嚴重浪費,可考慮請其中優秀人才分期到邊遠地區或表演力量薄弱的院團挂職,同時給予相應待遇。”中國戲曲學會會長薛若琳的建議,得到許多評論家的認同。

 

如何更好地平衡守成與創新,關乎戲曲流派的傳承與創建。多年來,創排新戲是戲曲界的風向。這固然體現當代人的創造力,也可從題材上拉近傳統表演藝術與當下的距離,但對於以傳承為主業的戲曲而言,守成不容忽視。

 

“有觀眾抱怨‘老戲老演,老演老戲’,問題在於今天我們會的老戲太少。”傅謹表示。以崑曲為例,崑曲盛行時有近3000齣摺子戲,現如今一線演員最多只掌握幾十齣,談何傳承?畢竟,經歷了時間與觀眾的淘洗,這些老戲裏凝練了戲曲表演的精華。如何引導院團把更多精力放在傳承上?比如在評獎與院團評比升級時,能否新創劇目與保留劇目並重?這些措施,文化主管部門正在積極探索。

 

強盛京劇的生命力,還要給劇目和演員創造出更多的演出機會。福建省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吳新斌建議,要以政策導向和保障機制做後盾,“正是有中國藝術節、國家舞臺精品工程、保留劇目評選與巡演等龍頭項目的帶動,很多劇目和演員才得以擁有平臺,一步步走向成熟。”除此之外,在演出市場日漸繁榮的今天,還要靠政府和民間支持,來保障常態的戲曲演出。

 

此外,傳統戲曲還需積極介入中國當代文化的建構。“戲劇界與其他藝術門類交流甚少,導致其封閉性越來越強,制約發展。我們應充分利用現有文學作品的力量,使京劇煥發新的生命力。”傅謹認為。不只是借力文學,話劇、影像藝術、舞蹈……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傳統戲曲,如何在與不同的藝術門類碰撞中,更加明晰自身的寶貴與獨特,或賦予他者以新鮮血液,或彼此融合創新,都是讓人期待的未來。徐 馨 朱少軍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25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