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華和她的意象人物畫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11-26 16:20:57 | 來源: 海峽飛虹 |
邵華現場為記者展示繪畫技藝
邵華作品展示
邵華作品
邵華作品展示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吳家迎):記者日前來到畫家邵華在北京的工作室,在對她進行專訪時,她現場向記者演示了繪畫技藝。年近七十的邵華説,她喜歡無拘無束、追求心靈自由,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種隨意忘我的自然狀態下創作出來的。
“像瞬間的感覺,有感覺才去畫,沒有老師,大自然給的信息,宇宙給的靈感,我就是靠這種感覺畫出來的。”
邵華創作的繪畫作品,風格獨特,自成一家。很多人稱她的畫作為“意象人物畫”。她用中國傳統的筆墨紙硯,一筆一墨看似隨意的揮灑,創作了許許多多形簡而意豐的作品。她的繪畫作品風格自由,不拘泥于任何框架形式,一些作品甚至是在短短幾秒內完成的。邵華説,這種繪畫風格與她長期浸潤于道家和佛教文化有很大的關係。
“道教講究忘我,無為,在換氣呼吸的狀態,似知道似不知道的狀態,佛教講究大腦空空,空白的時候忘掉現在的我,才能出現真我,與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的淵源。”
這種畫畫風格,使許多看過邵華作品的人都覺得她的畫充滿了靈慧氣質和禪意。這也是許多人喜歡她作品的原因。
除了追隨內心的繪畫風格,邵華的畫還有一大特點,就是畫中人物姿態豐盈婀娜,極具表現力和感染力。她告訴記者,這與她一直從事舞蹈事業有一定的關係,因為藝術是相通的。
“我的舞蹈從十幾歲就開始,在開封歌舞團,專業就是舞蹈,一開始在開封歌舞團,後來轉業到文化館,也是從事舞蹈,從民族舞到現代舞,到國標舞,什麼都教。”
繪畫技藝嫺熟的邵華,不僅從沒進過專業美術學校,而且首次開始畫畫還是在1995年她40多歲的時候。她告訴記者,正是因為她追求心靈自由,跟著心走的性情,使當時年近50歲的她開始了畫畫,並且之後再也沒有停下來過。
“我是1995年,正看著電視,突然間好像心裏有個特強的感覺,我和我先生説,趕快拿筆拿紙來,我想畫畫,就那個時候開始畫,一開始還是用硬筆畫的,從那以後每天每天都畫,不畫上班就沒有精神,好像心裏有個事沒完成似的。”
長年累月的專注于畫畫,熱愛畫畫,使邵華心胸豁達,淡泊名利,也正是這種心態的影響,使她的畫更加超凡脫俗,慕名而來求畫的人越來越多。她的一些作品受邀到美國、德國、日本、韓國、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邵華説,要畫出真正的作品,心態一定要輕鬆,放得下,看得開。
“心態要放下,我不太追求名和利,心態很豁達,想得開,一切看得開放得下,要不然的話畫畫不出來。”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