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華和她的意象人物畫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11-26 16:20:57 | 來源: 海峽飛虹 |
邵華現場為記者展示繪畫技藝
邵華作品展示
邵華作品
邵華作品展示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吳家迎):記者日前來到畫家邵華在北京的工作室,在對她進行專訪時,她現場向記者演示了繪畫技藝。年近七十的邵華説,她喜歡無拘無束、追求心靈自由,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種隨意忘我的自然狀態下創作出來的。
“像瞬間的感覺,有感覺才去畫,沒有老師,大自然給的信息,宇宙給的靈感,我就是靠這種感覺畫出來的。”
邵華創作的繪畫作品,風格獨特,自成一家。很多人稱她的畫作為“意象人物畫”。她用中國傳統的筆墨紙硯,一筆一墨看似隨意的揮灑,創作了許許多多形簡而意豐的作品。她的繪畫作品風格自由,不拘泥于任何框架形式,一些作品甚至是在短短幾秒內完成的。邵華説,這種繪畫風格與她長期浸潤于道家和佛教文化有很大的關係。
“道教講究忘我,無為,在換氣呼吸的狀態,似知道似不知道的狀態,佛教講究大腦空空,空白的時候忘掉現在的我,才能出現真我,與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的淵源。”
這種畫畫風格,使許多看過邵華作品的人都覺得她的畫充滿了靈慧氣質和禪意。這也是許多人喜歡她作品的原因。
除了追隨內心的繪畫風格,邵華的畫還有一大特點,就是畫中人物姿態豐盈婀娜,極具表現力和感染力。她告訴記者,這與她一直從事舞蹈事業有一定的關係,因為藝術是相通的。
“我的舞蹈從十幾歲就開始,在開封歌舞團,專業就是舞蹈,一開始在開封歌舞團,後來轉業到文化館,也是從事舞蹈,從民族舞到現代舞,到國標舞,什麼都教。”
繪畫技藝嫺熟的邵華,不僅從沒進過專業美術學校,而且首次開始畫畫還是在1995年她40多歲的時候。她告訴記者,正是因為她追求心靈自由,跟著心走的性情,使當時年近50歲的她開始了畫畫,並且之後再也沒有停下來過。
“我是1995年,正看著電視,突然間好像心裏有個特強的感覺,我和我先生説,趕快拿筆拿紙來,我想畫畫,就那個時候開始畫,一開始還是用硬筆畫的,從那以後每天每天都畫,不畫上班就沒有精神,好像心裏有個事沒完成似的。”
長年累月的專注于畫畫,熱愛畫畫,使邵華心胸豁達,淡泊名利,也正是這種心態的影響,使她的畫更加超凡脫俗,慕名而來求畫的人越來越多。她的一些作品受邀到美國、德國、日本、韓國、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邵華説,要畫出真正的作品,心態一定要輕鬆,放得下,看得開。
“心態要放下,我不太追求名和利,心態很豁達,想得開,一切看得開放得下,要不然的話畫畫不出來。”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