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新通關安排將改善澳門民生福祉

近日,經國務院批准,珠海與澳門之間的拱北口岸、橫琴口岸和跨境工業區口岸將實行新的通關安排,通關時間更加便利。對此,《澳門日報》24日發表社論稱,新的通關安排是澳門回歸祖國15週年之際,中央送給澳門的一份大禮,能改善澳門民生福祉,促進澳門與珠海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融合發展。

 

文章摘編如下:

 

加強融合的重要標誌

 

回歸15年來,澳門與內地的合作交流不斷擴大深化,兩地對通關便利化熱切希望、期盼已久。在兩地的共同努力下,24小時通關在橫琴口岸得到實現,拱北口岸開閉關時間分別提前和延後各1小時,珠澳跨境工業區口岸于0時至7時臨時向社會開放。這是內地與澳門進一步融合的重要標誌,有利澳門打造更加便捷的交通網絡,方便遊客更加快捷地往來內地與澳門,極大地提升了澳門開放包容的世界城市形象,有利加快推動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建設步伐。

 

互利雙贏促進多元

 

中央希望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這在澳門社會引發了熱烈而持續的反響。這既是澳門未來的發展定位,也是澳門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由之路。珠澳新通關安排的實行,是一件互利雙贏的好事,將有利粵澳兩地經貿和旅遊業的發展,發揮橫琴開發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作用,促進澳門與珠海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融合發展,推進兩地更緊密合作,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

 

縱深發展爭競爭力

 

珠澳新通關安排的實行,將拓展澳門民生發展空間,將更加有利澳門居民在內地置業生活,降低生活成本,改善居民生活,延伸澳門居民的生活空間。同時,從香港的經驗看,實行24小時通關,也未必會對澳門的消費和樓市造成影響,小部分人對24小時通關將影響澳門酒店業、零售業和房地産業的擔憂應不存在。

 

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粵澳新通道、輕軌正在加緊建設,預計未來還將實行更加便利的通關措施。珠澳新通關安排的意義在於給人們一個信號,即粵澳經濟合作將會越來越密切,兩地交流的渠道越來越暢通,兩地整合向縱深發展,將有利澳門與珠海攜手建設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共同打造世界級新經濟區域,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鍾經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