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快評:美國“無人機戰爭”的隱憂

據報道,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準備開發只有在科幻世界中才有的“空中航母”。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準備開發的“空中航母”將是RQ-4“全球鷹”和RQ-1“捕食者”等無人機的母艦,可以彈射並回收大量無人機。開發“空中航母”的目的是擴大無人機的可活動範圍,降低經費和飛行員被擊落的風險。為降低研發成本,“空中航母”應由現有飛機改造而成,比如將美軍現有C-130運輸機等改造成“空中航母”,並在4年內實現模擬飛行。

 

美國研發“空中航母”,目的是延展無人機的打擊範圍。如今,美國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可在約1.8萬米高空連續飛行30小時以上,攜帶“地獄火”反坦克導彈的“捕食者”無人機也在反恐戰爭中使用頻繁。美軍直言不諱地指出,研發“空中航母”計劃,目標是讓“全球鷹”等無人機“飛得更遠,續航時間更長”。

 

不可否認,無人機的大量使用,改變了傳統戰爭的形態,也在美軍發動的多次戰爭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嘗到甜頭的美軍對無人機愈發重視,大有將“無人機戰爭”進行到底的氣勢。但是在看似轟轟烈烈的同時,美軍“無人機戰爭”卻是隱憂重重。

 

首先是無人機對平民的誤傷。據英國《衛報》24日報道,人權組織最新分析顯示,美軍發動無人機空襲行動的精準性大失水準,傷及無辜。比如,從2009年6月到2010年10月,經過多次空襲後,美軍“捕食者”無人機發射“地獄火”導彈,最終殺死了巴基斯坦塔利班副總指揮官侯賽因。但美軍為此殺死了128名無辜的人,其中13人為兒童。

 

其次是無人機引發的法律爭議。 美軍無人機經常在世界各國實施隱秘的“無人打擊”,儘管美軍聲稱是“反恐行動”,但卻引發眾多質疑。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陸軍一名法官在今年第一期《聯合部隊季刊》中撰文指出,美國政府試圖以國內法為依據使用無人機“定點清除”手段打擊恐怖組織的做法存在相當嚴重的法律問題。

 

再次是無人機引發的政治事件。比如,美國中情局的RQ-170“哨兵”隱身無人偵察機被伊朗俘獲事件,被一些美國媒體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泄密事件。此後,這起無人機事件更成為美國和伊朗新一輪博弈和交流的“導火索”。

 

無人機之所以受到美軍青睞,重要原因是因為其“低成本”和“零傷亡”。但是如果陷入美國“軍事霸權”的怪圈,“無人機戰爭”的結局將是勝負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