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百官中有“湯官” 專負責向皇帝提供麵食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1-28 15:42:41 | 來源: 光明日報 |
原標題:漫話麵食
在中國漫長的飲食歷史中,麵食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晚。小麥的種植始於西元前7000年左右的西亞地區。對中國而言,麥是舶來品。所以《説文解字》解釋麥字為“來也”,“來”是麥的本名,小麥是外來作物,是通過早期的絲綢之路傳到中國來的。麥字在商代甲骨文中便已出現,説明距今3000多年前的時候,中國人已經開始種植小麥。美籍華裔歷史學家何炳棣認為:“在中國數千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史前黍、稷及稻穀的資料甚多,而史前小麥則至今尚無確實物證,兩相對比,適足反映麥類不像是中國原生植物。”為什麼小麥起源於西亞及地中海東岸地區呢?因為那裏的氣候是冬春多雨,夏季炎熱乾燥,非常適宜麥類作物生長,尤其是充沛的冬春雨水滿足了麥類作物生長的基本需要,而且在乾旱的夏季到來之時成熟、收穫,麥的習性恰好適應了這一地區的氣候特點。
中國食面的習俗是在漢代形成的,這時人們開始把麥磨成麵粉,使麥得到普及。由於黃河流域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宜於種植麥,加之這一時期對麥的加工技術有了迅速提高,所以麥就成為人們喜食的穀物。
漢代人的麵食制法大約是從宮廷中傳開的。古代文獻記載,漢代面點的品種已相當多,這時的面點通稱為餅,所以《釋名》説:“餅,並也,溲面使合併也。”餅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類,即湯餅、蒸餅、胡餅。《漢書·百官公卿表》中有“湯官”,湯官是專司皇帝餅食的官,其所供飲食當以餅為主。不過這種餅並非今日北方人食用的燒餅,而是用湯煮的麵食,稱之為“湯餅”。它類似于水煮的揪麵片,是麵條的前身。蒸餅不同於湯餅,它是將水注入麵粉之中調勻,然後發酵,最後做成餅狀蒸熟而成。漢代所食的胡餅,其製作方法是由西域傳入中原的,故名胡餅。
漢朝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月氏人、康居人、安息人等西域胡人不斷內遷,西域的生活習俗諸如食胡餅之俗就傳入中土,並獲得當地人的喜愛,引發了漢人的仿製。《續漢書》説:“漢靈帝好胡餅,京師皆食胡餅。”胡餅與蒸餅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採用的是爐烤而不是籠蒸的方法,這樣吃起來香脆可口,別有一番滋味。
胡餅一詞,廣泛見於漢魏以來的文獻中,可見當時胡餅已是非常大眾化的食品了。唐代是胡餅最風行的朝代,有關胡餅的記載也很多。日本僧人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就記載了“立春,命賜胡餅、寺粥。時行胡餅,俗家皆然”的飲食圖景。
胡餅傳到中原以後,後來逐漸演變為大餅、烤餅、燒餅、鍋盔、火燒等種類,成為人們日常的主食;而在西域地區,胡餅也漸漸演變成窩窩馕、圓餅馕、薄脆馕、油馕、肉馕等種類,成為西域少數民族的主食。胡餅由火直接燒烤而成,無論居家或遠行,食用都非常方便,這無疑是西域居民對中原飲食文化的貢獻。
饆饠,亦寫作“畢羅”,此詞來自波斯,是一種包有餡心的面制點心。唐代時期,長安有一些胡人開的饆饠店,十分流行。晚唐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提到,當時長安城中有許多饆饠店,為人們會客常去之所。據記載,當時饆饠的品種繁多,主要有蟹黃饆饠、櫻桃饆饠、天花饆饠等,甚為著名。
與此同時,中原地區的麵食製作方法也通過絲綢之路不斷傳入西域地區。如餃子的製作源於漢代中原地區,三國魏人張揖的《廣雅》記載:“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這種偃月形的餛飩即是餃子的形狀,後世學者據此認為餛飩即餃子。1959年吐魯番唐墓出土的餃子,質地為小麥麵,形如偃月,與史書記載的頗為相同。另外,在墓中同時還出土了小麥麵皮包好的餛飩,形似耳朵,這是一種用很薄的面皮包餡製成並煮熟連湯吃的食品。餃子和餛飩在吐魯番唐墓中的出土,説明中原的烹飪文化已經傳入西域地區。
一般而言,在長時期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形成的民族麵食習俗,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也有緩慢、漸進的變化。比如一些新的飲食原料、烹飪方式的出現並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成為一種新的飲食文化。在這裡,新的飲食原料和烹飪方式就成為一種新變數,而新變數的出現既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關,又與對外文化的交流相聯,絲綢之路上的麵食文化交流就充分説明瞭這一點。
(文/姚偉鈞 作者單位:華中師範大學,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