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獎得主福瑟作品走紅內地

易卜生(網絡圖片)

 

中新網上海11月26日電 (記者 鄒瑞玥)2014上海當代戲劇節之“福瑟之繁花”戲劇展演系列26日召開研討會,包括“易卜生國際”運營總監IngerBuresund、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副總經理喻榮軍、福瑟戲劇中文版作品翻譯鄒魯路以及來自五個國家的福瑟戲劇作品導演及演員與會。

 

有“新易卜生”之稱的、挪威劇作家約恩·福瑟是當代歐美劇壇最負盛名、作品被搬演最多的在世劇作家,其作品迄今被譯成40多種文字,並多次獲得各類國際藝術大獎。他的新書《有人將至:約恩·福瑟戲劇選》中文版近日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這是該作家的作品首次出中譯本。

 

他的易卜生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字》講述同一屋檐下相互疏遠的家庭的故事。在他的另一部名作《有人將至》裏,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買下一座海邊的老房子,為的是遠離生活的紛擾,但事實是他們無法擺脫“有人將至”的念頭。

 

當天,俄羅斯卡瑪拉韃靼國立模範劇院《一個夏日》導演FaridBikchantaev、《我是風》意大利城際戲劇節導演RunarHodne、《秋之夢》伊朗德黑蘭戲劇工作室導演FarindokhtZahedi、《死亡變奏曲》印度孟買Surnai話劇團導演K.K.Raina及演員IlaArun、《有人將至》中國福建人民藝術劇院導演陳大聯等多位戲劇界專家、學者及主創一起探討了福瑟作品選的出版、易卜生國際這些年的歷程、福瑟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演出經歷和故事以及各國戲劇家對福瑟的理解和評價。

 

“易卜生國際”運營總監IngerBuresund表示,她和鄒魯路從2010年開始討論翻譯福瑟戲劇作品的中文版,迄今為止在中國的舞臺上也上演了不少。此番邀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及劇團來中國進行福瑟戲劇的演出,以展現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性。

 

來自5個劇團的導演也分別分享了各自在福瑟戲劇作品執導過程中的所思所感。來自中國福建人民藝術劇院《有人將至》導演陳大聯認為,通過閱讀、解讀和排演福瑟的劇本,發現戲劇還應該具有一種不確定的方式得以存在和體現。福瑟以他特有的個性和寫作方式否定了哲學意義上的肯定性,然後拋棄了劇作家一貫要為觀眾提供安慰性方式的這種傳統責任。當然他的詞語在不同心情、不同境遇、不確定性當中在不斷的重復,也給傳統看戲的觀眾帶來了困惑。

 

當代歐美戲劇研究者及譯者、福瑟戲劇中文版作品翻譯鄒魯路和來自美國的福瑟作品翻譯Sara也分別分享了自己的感想:“我們需要通過他的作品來思考‘我是誰’的命題,他的作品當中充滿了關於死亡和希望的思考。這個希望是黑暗當中的希望,有很多人説福瑟的作品令人抑鬱,但我覺得他的作品是帶給人希望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