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可借兩岸經濟一體化避免邊緣化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11-05 14:55:53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國民黨的費鴻泰日前批評民進黨“立院”黨團再度技術性杯葛《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時説,台灣經濟會被民進黨的態度、作法害死,如果中韓簽定FTA,台灣至少有5%産業要退出台灣市場。
對此香港中評社發表評論認為,在中韓即將簽署FTA及兩岸服貿協議遲遲無法生效、兩岸貨貿協議更是遙遙無期的情況下,台灣多數的産業、多數的産品、多數的兩岸貿易,會面臨韓國産品的競爭;兩岸既有的供應鏈關係會受到非常大的衝擊,打亂目前臺商的佈局,台灣在國際貿易分工中的地位也會受到影響;台灣會面臨更大的被邊緣壓力,在亞太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台灣會是一個絕對弱勢的狀況。
福建社會科學院單玉麗日前在第五屆兩岸關係澳門論壇發言指出,海峽兩岸經濟一體化是必然趨勢,兩岸經濟功能性一體化已成基本事實,海內外學界據此不斷提出建立“台灣海峽經濟區”、“台灣海峽經濟帶”、“南中國經濟圈”、“中國共同市場”等建議,不僅有利於兩岸經濟關係的進一步融合發展,而且有利於拓展台灣經濟發展空間,提升台灣經濟競爭力,避免台灣經濟邊緣化。
單玉麗認為,島內政黨紛爭不息直接影響兩岸經濟合作,台灣是一個多元社會、選舉社會,島內政治生態複雜,政黨紛爭激烈,反服貿風波就是島內黨派之爭的惡果,一份利在台灣的兩岸合作協議因政黨惡鬥而擱淺,這種狀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兩岸經濟合作的深化,島內的政治鬥爭已經直接影響了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進程。
有據於此,單玉麗認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需要創新思維,首先,要加快設計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頂層制度,持續推動兩岸從“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向“有經有政”、“政經互動”的方向轉變;堅定不移地推動兩岸的政治對話,通過兩岸公權力的直接交往,構建一個包括組織機構、決策程式、運行規則和協議實施的制度化經濟合作法律體系,為兩岸經濟關係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再者,多維度探索經濟合作的新路徑和新模式,面對嚴峻的內外部環境,兩岸應進一步在廣度、深度和高度上多維度探索經濟合作的新路徑和新模式,開展點對點、區對區合作,探索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下,兩岸經濟共同合作發展與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模式和可行途徑。
第三,積極推進臺海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由於台灣是外向型、淺碟型經濟體,投資、貿易是其經濟的生命線,而大陸是台灣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橋梁,要抓住大陸深化改革開放的契機和台灣經濟轉型的需要,積極推動兩岸經濟戰略對話及政策協調,加快推進臺海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