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鄉愁 留住家園—回歸15年澳門民間文物保育記事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12-10 10:14:28 | 來源: 新華網 |
“對澳門人來説,澳門博物館就像是自家的會客廳。客人來到澳門,要先在這裡看看我們這個‘家’的歷史。”澳門博物館館長陳迎憲對新華社記者説。
在位於澳門半島城區中心的炮臺山上,白色花崗岩立面的澳門博物館與不遠處的聖保祿炮臺、大三巴牌坊等世界文化遺産默默對視。
和很多以城市名字命名的博物館一樣,這是一座講述澳門通史的綜合性博物館;但與世界上多數公立博物館不同的是,這裡所展示的文物大多數來自本地市民家庭。
“建博物館容易,但當時可以展示的文物非常缺乏,靠葡國政府轉交的部分文物,根本撐不起博物館的展覽。”陳迎憲説。因此,澳門博物館不得不向市民徵集大家的私家藏品。
徵集工作出人意料的順利。“因為那時候就要回歸了,澳門人認為自己就是歷史的見證人,希望自己的博物館展覽自家的東西。”陳迎憲説。
在不到兩年的徵集中,澳門市民共向博物館移交了數千件(組)文物,超過博物館當年館藏文物的半數。更為有趣的是,在博物館對外開放後,市民的捐贈並沒有停止。時至今日,澳門博物館每3個月就會向社會公佈一次最新捐贈者的名單。而博物館則遵守著“所捐文物必將獲永久、健康保存”的承諾。
館藏文物徵集活動,帶動了澳門居民認識文物、捐贈文物、保護文物的熱潮。民間文物保育漸成這個城市文化氛圍的一部分。
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世界目光聚焦澳門。加上回歸後“澳人治澳”帶來的政治自信,澳門人的文化自覺意識空前提高。與此同時,澳門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期,城市發展與古跡保護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
這一時期,澳門市民自發成立文化遺産保育社團,表達自己的文化主張,參與政府政策制定,為留住“老澳門”的風華盡力。
2004年,19歲的澳門大學學生譚志廣和一幫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共同組建了“文物大使”協會。這個重點吸收15歲至25歲青年人入會的社團,是澳門十余個文物保育社團中平均年齡最小的一個。
不過年輕的“大使”們卻力道不淺。從大三巴到媽閣廟,從博物館到老教堂,經過培訓的青年導遊義工向遊客免費介紹澳門的歷史滄桑;舊城改造,老建築“保還是拆”,他們向決策者提出自己的見解;行政長官選舉大幕拉開,“大使”們凝聚智慧、上書競選人,對本澳文化遺産政策提出建議……
今年澳門《城市規劃法》和《文化遺産保護法》開始實施。而最令譚志廣感到自豪的是,“大使協會”的一些意見得到了採納。譚志廣同時認為,新的文遺法規定,澳門居民有權建議政府評定有文化價值的不動産,這為民間人士主動參與文物保育打開言路,這是個好的開始。
“400多年來的文化積澱,讓澳門由一個小漁村蛻變為世界遺産之城,歷史城區、教堂、炮臺、廟宇、民居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産,作為澳門的下一代,只有留住這份鄉愁,才能守護完整的精神家園。”譚志廣説。
“以前我以為澳門是死城一個,只有博彩業,當上文物大使後,才留意到澳門也有這麼多寶貴的歷史遺産。”一位從文物導賞班“畢業”的學員如此留言。
如今29歲的譚志廣已是特區政府的一名基層公務員。10年來,文物保育之於他,已不僅僅是一分“義工”,更打開了這位年輕人的學術之門。在攻讀碩士階段,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學術專著《澳門文化遺産保護問題、爭執與政策》,這本書現已成為澳門保育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資料。
時光走過了10年,但陽光、青春、積極、樂觀,仍然是協會不變的特質。打開協會的網站,一首好聽的輕搖滾會歌《年代》表達著澳門年輕人對保護古跡、傳承文化的思考:“陪伴我走過大時代,陪伴我開創著未來。維護信念永遠不會改,仍然能一起再喝彩。維護過,就算已千百載,仍然毋懼歲月變改……”(新華網澳門12月9日電(記者劉暢趙博錢春弦)
新聞推薦
- 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將於11月推行2024-11-01
- 廣州發佈《廣州市臺胞常見求助問答(一)》,一文解答在穗臺胞常見疑問2024-11-01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4年落地71項創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台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