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駐澳部隊15年:威武文明之師 繁榮穩定保障

威武文明之師 繁榮穩定保障(澳門回歸15週年系列訪談)——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司令員王文答本報記者問

 

記者:澳門回歸15年,解放軍進駐澳門也15年了。駐軍對於澳門的穩定、繁榮、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王文:解放軍進駐澳門15年來,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維護了澳門的繁榮穩定;第二,樹立了威武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第三,構建了新型的軍政軍民關係。

 

記者:駐澳部隊發揮重要作用,靠的是什麼樣的制度保障?

 

王文:制度是一支部隊建設的基石,也是推動部隊發展向前的一個基礎性工作。駐軍這些年來,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嚴格遵守基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這是最基本的法律,也是駐軍所有官兵必須要反復學習、嚴格遵循的。第二,解放軍的各種法規,我們都必須嚴格遵守。第三,軍委、總部和軍區專門制定的相關法規,包括作戰、訓練、管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保障各個方面。第四,駐澳門部隊根據在澳門駐軍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的9大類各種法規制度。最後一項,澳門本地的法律法規。這一整套的法律法規體系,是澳門駐軍在實際工作、訓練、生活中必須要認真學習、嚴格遵守的。

 

記者:眾所週知,駐澳門部隊始終堅持依法從嚴治軍,面對這麼龐大的法律法規體系,如何讓部隊進行依法治軍的學習教育呢?

 

王文:我們主要採取以下三個步驟來組織學習:第一,基本法、駐軍法、澳門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總部、軍區專門為駐澳門部隊制定的法規,每位官兵都要作為入門課全面學習。第二,每年年初我們都要開展“法規月”活動,組織全體官兵分層次認真學習,反復領會。第三,結合一些專項活動,認真學習相關法律並在實踐當中運用。通過這三個步驟,形成一套制度化、規範化的模式,在駐軍教育訓練中讓它落實、落地。

 

記者:駐澳門部隊15年來,在澳門當地參加了很多公益活動,主要有哪些?

 

王文:駐軍澳門15年來,在參與當地公益活動方面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第一項,義務獻血。15年來,我們共15次組織1500名官兵義務獻血50余萬毫升。第二項,義務植樹。我們先後13次組織2000多名官兵,植樹7000多棵。第三項,營區開放。我們從2004年開始,每年的“五一”“六一”,另外結合一些專項的活動,組織營區開放。15年來,我們共開放營區27次。第四項,軍事夏令營。我們共組織了十屆青少年軍事夏令營,有1200名澳門青少年學生參加這項活動。另外,慰問安老院、幼稚園等系列活動都一直在開展。

 

記者:澳門地域狹小,駐澳門部隊如何訓練生活?如何進行各種保障建設?

 

王文:在澳門駐軍最大一個特點,就是地方狹小與駐軍在這裡訓練、保障的矛盾。部隊在這裡駐防,履行防務任務,我們這些年來總結了“室內和室外、在營和跨營、澳內和澳外、分訓和混訓、自訓和送訓、模擬和實兵”這樣“六個結合”的訓練模式,比較好地滿足了部隊正常的戰備訓練。15年來,對這“六個結合”我們也在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完善。保障方面,我們嚴格按照總部、軍區的規定,嚴格把好三關。第一關就是通過兩個市場、通過政府行為對我們採購的各種食品進行實地檢測。第二,我們有自己的物資採購供應站,每天對採購的各種蔬菜、食品進行實地檢測。第三,我們還組織專門的衛生機構對每個伙食單位,進行樣品留樣,實地衛生檢測。通過這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模式,比較好地滿足了駐澳部隊的保障需求。

 

記者:駐澳門部隊15年來,特區政府和澳門社會各界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協助,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王文:特區政府和澳門各界對駐澳部隊的支持、協助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法律支持。進駐澳門15年來,特區先後為駐澳部隊專門制定了三部法律、七部法規,通過這些法律法規,較好地解決了駐澳部隊在這裡駐防涉及到的相關法律法規問題。第二,我們和特區政府、相關醫院簽署了專門的協議,在緊急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平臺解決官兵的緊急救護需要。此外,每一屆特區政府的特首、高官,節假日都會到軍營裏看望部隊,體現出澳門人民對子弟兵的關心厚愛。

 

記者:您長期在粵港澳三地工作,相比較來説,您對澳門有什麼感受?

 

王文:三地各有自己特點。澳門,我覺得她很大,也很小。説她很小,是因為她總面積只有30平方公里,人口63.1萬;説她很大,因為澳門這塊土地,既是中西方文化、文明的一個交匯點,同時又承載著“一國兩制”偉大方針的成功實踐。在這裡,我們見證著澳門的繁榮穩定發展。(本報記者 蘇寧 彭波 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