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方首次公佈雄三弓三導彈測試畫面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2-02 15:23:17 | 來源: 中新網 |
台灣中山科學院上午在桃園龍潭龍園營區首度公佈多幀雄3與弓3的實彈發射照片。圖為雄風3型反艦導彈艦射型海上測試首度曝光。圖:台灣《聯合報》
圖為天弓3型防空導彈發射狀況。圖:台灣《聯合報》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灣防務部門“中山科學院”上午在桃園龍潭龍園營區舉行防務自主及軍民通用研發成果展,現場除展出“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與即將付諸量産的“天弓三型”防空導彈外,同時首度公佈多幀“雄三”與“弓三”的實彈發射照片。
“中山科學研究院”上午在龍園研究園區辦理媒體記者參訪活動,並透過簡報及專人解説方式,以導彈、綠能及軍民通用科技發展為主軸,呈現該院在防務科技及軍民通用技術發展能量與成果。
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冠群致詞時表示,“中山科學研究院”自1994年起推動軍民通用科技計劃,將防務武器系統研發成果與經驗技術移轉民間,落實防務科技擴散於民生工業與協助台灣經濟發展之目標,期藉由民生産業技術的發展,進而支持軍品開發,二者相輔相成,有效提升軍力。
張冠群説,“天弓三型”導彈系統的量産,島內産制額度已超過97.31%,釋商額度更可創造427億余元(新台幣,下同)之經濟效益,完成相關合格廠商及衛星工廠認證項目已達211項。
“雄風三型”導彈生産案,全案釋商涵蓋精密電子、精密機械、特殊材料、導彈系統整合製造等各領域廠商計65 家,釋商總計金額達48.5億元,均有效達成軍品釋商並提升島內産業升級之政策目標。
張冠群再指出,“中山科學研究院”身為台灣重要的防務科技研究機構,除不斷追求創新研發與新知累積外,更須讓研發成果與知識傳遞延伸,與社會大眾共同分享,讓民眾對台灣防務科研能量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深刻體會“中山科學研究院”對台灣社會的貢獻,進而支持防務發展。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的主旨講話2025-05-13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標識2025-05-13
- 海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會會議在京召開2025-05-13
- 中方: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2025-05-13
- 第3屆“彩雲之約”海外臺胞雲南行系列活動在昆明啟幕2025-05-13
- 祖國好,台灣才能好——兩岸學者談中國式現代化與台灣未來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