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方首次公佈雄三弓三導彈測試畫面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2-02 15:23:17 | 來源: 中新網 |
台灣中山科學院上午在桃園龍潭龍園營區首度公佈多幀雄3與弓3的實彈發射照片。圖為雄風3型反艦導彈艦射型海上測試首度曝光。圖:台灣《聯合報》
圖為天弓3型防空導彈發射狀況。圖:台灣《聯合報》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灣防務部門“中山科學院”上午在桃園龍潭龍園營區舉行防務自主及軍民通用研發成果展,現場除展出“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與即將付諸量産的“天弓三型”防空導彈外,同時首度公佈多幀“雄三”與“弓三”的實彈發射照片。
“中山科學研究院”上午在龍園研究園區辦理媒體記者參訪活動,並透過簡報及專人解説方式,以導彈、綠能及軍民通用科技發展為主軸,呈現該院在防務科技及軍民通用技術發展能量與成果。
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冠群致詞時表示,“中山科學研究院”自1994年起推動軍民通用科技計劃,將防務武器系統研發成果與經驗技術移轉民間,落實防務科技擴散於民生工業與協助台灣經濟發展之目標,期藉由民生産業技術的發展,進而支持軍品開發,二者相輔相成,有效提升軍力。
張冠群説,“天弓三型”導彈系統的量産,島內産制額度已超過97.31%,釋商額度更可創造427億余元(新台幣,下同)之經濟效益,完成相關合格廠商及衛星工廠認證項目已達211項。
“雄風三型”導彈生産案,全案釋商涵蓋精密電子、精密機械、特殊材料、導彈系統整合製造等各領域廠商計65 家,釋商總計金額達48.5億元,均有效達成軍品釋商並提升島內産業升級之政策目標。
張冠群再指出,“中山科學研究院”身為台灣重要的防務科技研究機構,除不斷追求創新研發與新知累積外,更須讓研發成果與知識傳遞延伸,與社會大眾共同分享,讓民眾對台灣防務科研能量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深刻體會“中山科學研究院”對台灣社會的貢獻,進而支持防務發展。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